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1年第3期文章
  •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肾脏损伤早期白细胞介素-4及γ-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源性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肾脏机械性损伤后γ-干扰素(IFN-γ)、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普通级Wistar大鼠10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8只)、单纯创伤组(32只)、预防组(32只)、治疗组(32只);后三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仪直接打击大鼠左侧脊肋区制作肾脏机械性损伤模型.两给药组分别于致伤前、后10min腹腔注射ADM(0.1nmol/kg).三组肾脏......

    作者:陈丑彦;钟翠萍;王晓梅;王芳;孙少华 刊期: 2011- 03

  • 白细胞去除对内毒素血症犬凝血功能及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细胞去除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探讨这一变化对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内毒素(LPS)2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犬模型.30只雄性杂种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PS组(L组)、伪白细胞去除对照组(S组)、白细胞去除治疗组(T组),每组10只.L组只给予LPS输注,不行白细胞去除(leukocytapheresis,LCAP);S组在LPS输注后12~14h间行伪白细胞去除;T组在LP......

    作者:周顺刚;贺志高;黄显凯;文爱清;何静;胡波;陈方祥 刊期: 2011- 03

  • 烧伤创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其norA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探讨野生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的突变情况.方法分离并筛选出10株烧伤刨面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进行测序并分析其改变.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它们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奎奴普汀和呋喃妥因也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则非常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阳性率达到91.7%.所有10株实验菌的norA基因编码区都有......

    作者:冯俊明;夏培元;肖光夏;秦孝建;熊丽蓉 刊期: 2011- 03

  • 低分子量肝素对兔创伤感染时凝血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

    目的采用撞击伤合并注入内毒素(LPS)的方法,建立实验性高凝状态的动物模型,探讨用低分子量肝素或氨甲环酸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BIM-Ⅱ型水平式生物撞击机撞击兔胸部,并静脉注入LPS,形成创伤合并LPS的致伤因素.实验用32只新丙兰兔分为四组:创伤合并LPS对照组(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L组)、氨甲环酸治疗组(TA组)、合并用药组(L+TA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1β、IL-6含的变化......

    作者:刘宿;蒋耀光;葛衡江;刘怀琼;唐小唪 刊期: 2011- 03

  • 一氧化氮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创面愈合是指外伤或其他病变破坏造成组织损伤后,局部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组织再生与修复的过程,是由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症细胞及修复细胞共同参与完成.随着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NO参与并促进创伤修复的作用已被逐步证明[1].笔者就NO与创面愈合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俞林花;卞卡 刊期: 2011- 03

  • 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

    肱骨远端以肱骨小头-滑车间沟为界,分为内髁和外髁.外髁包括关节面和非关节面两部分,关节面部分即为肱骨小头,关节面位于外髁前、下部,肘关节屈曲时桡骨头与前关节面相关节,肘关节伸直时桡骨头与下关节面相关节.肱骨小头骨折(eapitellarfracture)累及肱骨外髁关节面及其软骨下骨,也可累及相邻的滑车桡侧部,故肱骨小头骨折也被称作肱骨小头一滑车骨折[1-4].......

    作者:周智勇;陈旭;张树栋 刊期: 2011- 03

  • 经颅多普勒对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诊断价值

    继发于颅脑外伤后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ospasm,CVS)可以加重脑缺血、缺氧、脑水肿及形成脑梗死,严重时可以引起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1,2],因此,颅脑外伤后早期预测CVS并积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经颅多普照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对颅脑外伤性CVS进行检查,并观察颅脑外伤患者CV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

    作者:屠传建;柳建生;宋大刚;章月江;陈华炜;郑刚;骆海明 刊期: 2011- 03

  • 亚低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凋亡前信号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体重(220±10)g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亚低温组(C组),B、C组又分为3,6,9h亚组,动物死亡或模型不成功者剔除,每亚组8只.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及亚低温处理后脑皮质中凋亡细胞数的变化情况.RT-PCR检测每组各......

    作者:李俊彦;刘俊 刊期: 2011- 03

  • 自由基清除剂与超短波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及重塑的影响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及相应的脑保护手段、脑损伤后神经重塑等研究已受到高度关注.......

    作者:黄莹;蒋宇钢 刊期: 2011- 03

  • 保守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硬膜下血肿三例

    急性硬膜下血肿(acutesubduralhematoma,ASDH)是神经外科重症创伤,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文献报道的ASDH早期自我消散患者虽然数量不多,但并不罕见[1-3].增强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评价患者的病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作者:费力;季耀东;杜嘉瑞 刊期: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