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1枚与2枚骶髂螺钉固定Tile C1型骨盆骨折的稳定性比较

    TileC1型骨盆骨折是指半侧骨盆前后环均受损,患侧在垂直和旋转方向均不稳定[1].据文献报道,对该型骨折,单一使用外固定很难维持其稳定性.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中,骶髂螺钉具有固定可靠、可经皮微创操作等优点[2-6].但在固定骶髂关节时,使用1枚还是2枚螺钉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2].笔者旨在通过力学试验,测试模拟人体站立位时,骶髂关节1枚或2枚螺钉固定对骨盆稳定性的影响,为治疗骨盆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苏柯;刘颖;彭阿钦;张英泽 刊期: 2012- 03

  • 关节镜下保留与切除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远期临床比较

    目的评估比较关节镜下保留与切除残迹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的技术方法与远期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10月至2005年5月采用经典的经胫骨技术,常规切除ACL残迹,4股胭绳肌腱移植物重建ACL术87例.自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由外向内建立骨隧道,保留ACL残迹,4股胭绳肌腱移植物重建ACL术221例.仅选择两种手术处理中单纯ACL重建......

    作者:孙磊;吴波;田敏;张磊 刊期: 2012- 03

  • 股骨滑车轴作为全膝置换股骨旋转截骨轴线的可靠性评估

    目的研究股骨滑车轴(trochleareline,TL)作为全膝置换股骨假体旋转对位标志的可靠性.方法对89例正常成人膝关节CT扫描,在横断面图像上定位外科经股骨上髁轴(surgicaltransepicondylaraxis,STEA)、股骨后髁轴(posteriorcondylarline,PCL)和TL.测量TL相对于STEA旋转的角度(TSA)、TL相对于PCL旋转的角度(TPA)、PCL......

    作者:孙荣彬;王禹基;徐南伟 刊期: 2012- 03

  • 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下丘脑NMDA受体NR1和NR2B亚基的表达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下丘脑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acid,NMDA)受体NR1及NR2B亚基表达的变化,探讨严重烧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活化状态发生变化的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烧伤组(包括伤后6,24,48h组),并建立30%体表面积背部皮肤Ⅲ......

    作者:周济;顾晓红;李兵;王昊;杨华江;张云东 刊期: 2012- 03

  • 高选择性神经损伤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建立大鼠高选择性神经损伤联合皮肤缺损模型,研究单纯运动神经或感觉神经损伤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只.包括A组:后根感觉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B组:前根运动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C组:假神经切断+后肢皮肤缺损组.伤后2,7,14,21d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伤后1,3,7,14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RT-PCR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

    作者:赵学凯;梁自乾;张宪发;丁华荣;韦俊;黄新稿 刊期: 2012- 03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急诊综合救治策略进展

    骨盆骨折是交通伤与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导致死亡的主要损伤之一,伤后24h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急性失血[1,2].随着损伤程度的增高,死亡率不断升高,可达18%~40%[3,4].钝性伤导致骨盆骨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定义为低血压≤90mmHg(1mmHg=0.133kPa),并伴有需要大量输血(伤后6h内需要输注4~6U或以上浓缩红细胞)、显著的碱缺失(≤-6mmol/L)或两者兼有[5].其处理充......

    作者:赵小纲 刊期: 2012- 03

  • 四肢脱套伤的治疗进展

    四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及工厂机械事故中.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发展,由汽车碾挫伤而致的四肢皮肤片状、脱套状及潜在性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病例日渐增多.该类损伤伤情严重、合并伤多及创面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外露,或合并骨、肌腱等深部组织的损伤.进而并发感染、畸形愈合甚至肢体功能障碍,Ⅱ期修复困难,甚至后期需要截肢,是临床上处理较棘手的问题.现将近五年国内外关于四肢......

    作者:芮晶;劳杰 刊期: 2012- 03

  •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早期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颅脑损伤早期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2011年间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昏迷时间>2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常规治疗(治疗组),治疗时间>2周.观察患者对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伤后6个月意识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465例患者,完成治疗疗程437例,其中治疗组221例,对照组216例,治疗期间无电刺激相关并发症出现.脑血......

    作者:高国一;包映晖;梁玉敏;潘耀华;丁圣豪;江基尧 刊期: 2012- 03

  • 经颅多普勒结合CT血管造影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判定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管形态及血流变化,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TCD)超声结合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及预后的判定作用.方法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TCD动态监测,并使用128层螺旋CT行头颅CTA动态检查.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TCD、CTA显示脑血流及血管形态均发生改变.CTA显示以血管移位或狭窄为主者......

    作者:李敏;王玉海;蔡桑;杨理坤;朱军;王剑超;陈磊;张春雷;蔡学见 刊期: 2012- 03

  •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儿童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并分析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0年收治17例儿童sTBI行去骨瓣减压术,采用King'soutcomescaleforchildhoodheadinjury(KOSCHI)评分评价生存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17例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前GCS评分平均为5......

    作者:盛汉松;许尚虞;周辉;林坚;尹波;张弩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