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56例行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65岁以上患者,对其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4.8%(38/256).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MI)<20kg/m2(P<0.05)、术前血红蛋白(Hb)<100g/L(P<0.05)、房颤(P<0.05)、......

    作者:许耀丰;姜宏;李晓春;刘锦涛 刊期: 2015- 02

  • 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TEN)与钢板治疗较大年龄(>10岁)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4年儿童尺桡骨双骨折47例(50侧),其中TEN组30侧,钢板组20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开放/闭合复位比例、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前臂骨折治疗效果(按Anderson法).结果TEN组手术时间为94.3min,钢板组为120.5min(P<0.05).TEN......

    作者:张鑫;罗聪;李明;刘星;刘传康;曹豫江;瞿向阳 刊期: 2015- 02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挤压伤后急性肾损伤

    挤压综合征是身体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挤压伤后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高血磷、酸中毒和氮质血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休克为主要临床特点的一种综合征[1],病死率达40%~50%,主要是由于肾损伤后肾脏结构和功能无法恢复所致[2].因此,研究如何促进肾小管上皮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挤压综合征、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已显示出强大的修复能力[3].笔者通过建立兔急性肾损伤动......

    作者:郑凯;吴卫真;谭建明;杨顺良;谢星 刊期: 2015- 02

  • 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挫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0只,制作脑挫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和挫伤侧组(B组)和非挫伤侧组(C组),分为1,6,24,48,72和7d6个时相点,每组10只.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检测AQP4表达.结果A组双侧脑组织结构正常,AQP4主要分布于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B组挫伤后......

    作者:张程程;鲁宏;陈建强 刊期: 2015- 02

  • 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再生研究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是否存在神经元再生.方法36只Wistar成年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和脊髓损伤组(30只).采用Allen打击模型(25g·cm)在T10段造成急性脊髓损伤,于损伤后3d、1,2,3,4周进行取材.取材前72h开始经腹腔注射BrdU(300mg·kg-1·d-1),每12h注射1次.取距离损伤中心10mm内脊髓行NF-200和BrdU免疫荧光双标,观......

    作者:南国新;匡红;汪九龄;宿玉玺;毕杨;何波;蔡文全;陈凯;李程 刊期: 2015- 02

  • 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BDNF和GAP-43变化及其与行为学变化的关系

    目的研究束缚应激对大鼠下丘脑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变化及其与行为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束缚应激7d组、束缚应激14d组、束缚应激21d组,每组10只.通过对大鼠束缚制动建立应激模型,旷场实验观测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Westernblot检测模型大鼠下丘脑BD......

    作者:戴若以;张云东;顾小红;陈卓 刊期: 2015- 02

  • Nogo蛋白及其受体促进轴突生长的研究进展

    现已研究证明,中枢神经损伤后不能再生,除了瘢痕的阻碍和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外,主要是由于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存在.Nogo蛋白、髓磷脂相关蛋白(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P)及它们的共同受体Nogo蛋白受体(NgR)通过一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发挥抑制轴突生长的作用[1].而Nogo蛋白与受体结合后抑制作用表现明显.如何抑制或阻断Nogo蛋白与受体结合,促进轴突生长是目前研究者......

    作者:张余;陈旭义;刘英富;涂悦;张赛;赵永青 刊期: 2015- 02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神经生物学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所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核心症状包括创伤性再体验、回避和麻木、警觉性增高[1].PTSD患者多伴有失业、家庭不稳定、健康等问题,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创伤后出现PTSD的特定个体存在潜......

    作者:李艳;付强;刘爱忠;刘劼;陈龙 刊期: 2015- 02

  • 真皮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

    大面积的烧伤、创伤和皮肤溃疡等皮肤缺损性病变可导致皮肤功能障碍,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采取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是常用方法,但术后常发生增生性瘢痕和瘢痕挛缩,影响患者的外观和功能,原因是其缺乏真皮成分.皮肤组织工程学的出现为改善创面修复质量和解决皮源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真皮支架材料为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和分化的环境,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成为研究的重点[1......

    作者:徐静静;蔡景龙;李毅;宗宪磊;李国菊;李国帅 刊期: 2015- 02

  •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液体复苏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4例颅脑损伤(GCS3~12分)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积极液体复苏组(AFR组,63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LFR组,61例).补液的量化调控标准: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LFR组将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70~80mmHg,中心静脉压控制在6~8cmH2O,维持48h;AFR......

    作者:郝继山;季庆;孙清;刘暌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