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及ERK1/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急性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神经行为学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ERKl/2)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TB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高压氧治疗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行开颅手术不致TBI;TBI组采用Alic......

    作者:孙洁;凌斌;李冰沁;顾云帆;修光辉;但齐琴 刊期: 2011- 12

  • 低强度超声理疗防治犬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犬下颌骨骨组织放射线损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防治颌骨放射性坏死提供新思路.方法建立下颌骨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并用低强度超声对其进行治疗,通过微血管密度检测、Micro-CT、丽春红三色染色等观察低强度超声治疗组(实验Ⅱ组)与未用低强度超声治疗组(实验Ⅰ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建立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实验Ⅱ组微血管密度大于实验Ⅰ组.实验Ⅱ组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

    作者:吴高义;陈磊;朱国雄;刘宝林;王彦亮 刊期: 2011- 12

  • 脑创伤程度对大鼠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对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的影响.方法从孕12~14d胚胎大鼠海马组织中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和鉴定.大鼠分别于轻型、中型TBI后3d行胚胎NSCs双侧海马区移植;细胞移植14d后行组织学和TUNEL检测,并对BrdU、NSE、GFAP、GalC、N......

    作者:洪军;崔建忠;黎洁;刘兴宇;周云涛 刊期: 2011- 12

  • 黄体酮对大鼠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大鼠脑损伤后皮质炎症相关因子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NF-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黄体酮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黄体酮治疗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脑损伤模型.黄体酮治疗组伤后1,6h腹腔注射黄体酮16mg/kg.各组于伤后24h取材.用免疫组织......

    作者:司道文;马庆国;何殿友;阚志生;孟景山;张宇新;张子明 刊期: 2011- 12

  • 后路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研究进展

    1950年Macnab[1]首次介绍椎弓完整的有临床症状的腰椎滑脱.1955年Newman[2]将其定义为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lumbarspondylolisthesis,DLS),并将其描述为椎弓完整的由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性关节炎所引起的滑脱.目前对DLS的定义是指:椎弓的完整性没有被破坏,由于腰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相邻椎体之间的滑移,导致下腰部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及间歇性......

    作者:肖波;权正学 刊期: 2011- 12

  • 微创医学

    1涵义微创医学(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MIM)包括微创理论和微创技术[1],从技术上说,它是传统外科的一次飞跃,或是深刻的革命.微创外科是指腔镜外科和内镜外科.广义地说,它包括一切小切口及微小创伤的外科治疗手段,如B超或CT引导下的穿刺、射频、冷冻和微波等治疗技术以及各种介入技术等[2].......

    作者:王正国 刊期: 2011- 12

  • 颅脑损伤隐匿脑血管病的诊治策略

    交通事故发生率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发达国家10万人死亡数将减少27%,达7.8人,而发展中国家将增加83%,达19.0人,总体增加67%,达17.4人[1].每年以每10万人口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计算,低、中、高收入国家道路死亡率分别为21.5/10万、19.5/10万和10.3/10万,平均为18.8/10万[2......

    作者:杨华 刊期: 2011- 12

  • 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与单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术与单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0月对6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A组)与单纯伤椎固定(B组)进行治疗.A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8岁.术后随访13~27个月,平均15.6个月.B组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19~70岁,平均38.3岁.术......

    作者:赵东升;殷军;张丙磊;王宁;李爱民;赵玉麟 刊期: 2011- 12

  •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复位内固定.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后凸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我院2006年5月-2009年2月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何轩;杨博文 刊期: 2011- 12

  • 保留椎弓根中下部的椎体后上缘截骨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

    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受伤当时往往没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导致佳治疗时机被延误.患者以后下床活动时,出现胸腰段后凸畸形和胸腰背部疼痛症状.中老年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胸腰段后凸畸形和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于该类患者经典手术方式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但其缺点是需要咬除病椎的椎板、棘突、小关节和椎弓根,截骨融合面仅仅局限在椎体间......

    作者:马虎升;李志伟;孙彦鹏;张俊;赵庆安;曹海云;周献伟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