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股内侧肌下入路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和早期结果
目的探讨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的优点、风险及技术要点.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8月基础条件相似的68例行T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股内侧肌下入路34例(A组),采用传统内侧髌旁入路34例(B组),比较两组临床参数指标.结果68例均获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8.7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准确的力线对位,A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为......
作者:覃健;侯之启;王新亮;郑民庆;高兴华 刊期: 2013- 01
-
保留内固定物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早期感染15例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较为棘手.因骨折尚未稳定,如果为了治疗感染取出内固定物,势必造成骨折移位,无论更换何种外固定方式,均会造成各种不良后果,甚至肢体畸形或功能障碍.2004年4月-2010年10月笔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1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患者采取了保留内固定物的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佐明;戴士峰;刘昆鹏;张艳蕊 刊期: 2013- 01
-
肱骨远端C型骨折三种双钢板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三种双钢板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其中垂直双钢板固定34例(A组),背侧双钢板固定14例(B组),平行双钢板固定11例(C组).采用Mayo的肘关节评分系统(MEPS)对患侧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三组围术期的变量用方差分析、x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
作者:陶然;徐华;王友华;曹毅;周振宇;陆跃;刘璠 刊期: 2013- 01
-
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
目的探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微创接骨术(minimallyinvasiveplateosteosynthesis,MIPO)置入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compressionplate,LCP)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21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1~68岁,平均42.3岁.骨折根据AO/OTA......
作者:魏世隽;蔡贤华;刘曦明;江新;付强;钱胜龙 刊期: 2013- 01
-
外固定支架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2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支架组(56例)和带锁髓内钉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优良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去除内固定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术后优良率为88%,带锁髓内钉组为89%(P>0.05).外固定支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消肿时......
作者:金粉勤;薛锋;徐雪荣 刊期: 2013- 01
-
微创经皮桥接钢板技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桥接钢板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不稳定骨盆前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1~57岁,平均38岁.按Tile分类均为不稳定骨折.前环骨折闭合复位后均采用MIPPO治疗.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复位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
作者:张殿英;郁凯;董胜利;李响;付中国;姜保国 刊期: 2013- 01
-
微创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比较
目的比较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minimallyinvasivesurgerytotalkneearthroplasty,MIS-TKA)与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conventionaltotalkneearthroplasty,C-TKA)围术期失血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4例单侧TKA患者围术期失血量,按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42例)和传统组(42例),计算围术......
作者:王志强;黄伟;梁熙;胡宁;徐伟;林良波;符纯峰;程强 刊期: 2013- 01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2例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在国内的广泛开展,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被认为是THA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治疗上显得颇为棘手.对于高龄及骨质疏松患者而言,不当的治疗会导致骨折移位加重、骨折不愈合,甚至假体置入失败,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笔者对2001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假体周围骨折患者42例THA术后进行随访,对其原因、治......
作者:张占丰;王丹;闵继康;袁永健;吴立东 刊期: 2013- 01
-
体外氧糖剥夺损伤诱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海马神经元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经氧糖剥夺损伤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factor-3,STAT3)磷酸化及其核转移,探讨体外模拟的脑缺氧、缺血损伤细胞模型中STAT3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新生24h内SD大鼠,取双侧海马神经元,用DMEM/F12培养基培养9d,氧糖剥夺处理4h,建立海马神经元氧糖剥......
作者:王静;刘华;许川;徐祖才;陈恒胜 刊期: 2013- 01
-
改性胶原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复合物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复合物,对大鼠损伤脊髓进行修复并观察其效果.方法(1)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制备改性胶原支架,体外构建NSCs/改性胶原支架复合物,以胚胎脊髓提取液对NSCs进行诱导分化,通过组织化学检测和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2)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植入组织工程化神经复合物,术后每2周进行功能学检查,并于术后3周及8......
作者:蒲渝;郭庆山;王爱民;王子明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水肿中的表达及作用
- 2 关于胸腰椎损伤分类及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若干反思
- 3 前侧pilon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 4 52例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骨折的治疗
- 5 腰椎双节段不同固定方式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 6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的三磷酸腺苷酶机制
- 7 特殊颅脑眼球火器伤一例
- 8 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 9 回复固定颅骨骨折骨瓣模型的比较研究
- 10 帕瑞昔布钠对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 11 获得性免疫对创伤愈合及组织再生的影响
- 12 微创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失血量比较
- 13 用复合组织并联移植修复右小腿严重碾压伤一例
- 14 特殊类型穿支皮瓣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
- 15 亚低温对大鼠颅脑创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 16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修复
- 17 外伤性头皮动静脉瘘二例
- 18 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防粘连膜对颅骨成形术的影响
- 19 处理肝外伤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20 抗脑抗体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血脑屏障和脑水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