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在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5例髋臼前壁骨折合并前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65岁,平均4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5d,平均3.2d.患者均行高位髂腹股沟入路,采用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同时固定髋臼前壁和前柱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采用Matta......
作者:黄振飞;陈开放;于凌佳;孙亭方;熊泽康;郭晓东 刊期: 2018- 03
-
关节镜技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Segond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Segond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行关节镜技术结合锚钉固定治疗的29例Segond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2例;年龄27~62岁,平均41岁.合并伤:前交叉韧带(ACL)断裂20例,后交叉韧带(PCL)断裂3例,内侧副韧带(MCL)损伤7例,外侧副韧带(LCL)断裂6例,半月板损伤12例,胫骨平......
作者:潘家平;王徐灿;黄鸣红;朱裕昌 刊期: 2018- 03
-
低切迹解剖支撑钢板治疗垂直型内踝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低切迹解剖支撑钢板治疗垂直型内踝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0例垂直型内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45.8岁.单纯内踝骨折1例,合并外踝骨折11例,合并外、后踝骨折6例,合并外踝、胫骨远端骨折2例.均采用低切迹解剖支撑钢板固定治疗.评估骨折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稳定性、骨关节炎发生等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按照美国......
作者:黄旗凯;菅振;周建华;禹宝庆 刊期: 2018- 03
-
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锁定板治疗的174例改良EvansⅠ~Ⅲ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牵引床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组(A组)和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组(B组).A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65~91岁[(72.47±6.35)岁].......
作者:彭笳宸;杨礼丹;刘毅;杨晋;何文斌;卿明松;章猛奇;刘金月;赵春涛;沈光思;徐又佳 刊期: 2018- 03
-
甲状腺激素对大鼠脊髓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对脊髓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杜尔伯科改良伊格尔(DMEM)培养基培养RN-dsc大鼠背脊神经元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转代后接种在培养板中并用不同条件进行处理:(1)对照组:用不含药物和血清的DMEM处理;(2)H2O2组:用含有100μmol/LH2O2的无血清DMEM处理;(3)H2O2+10-6mol/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组:用......
作者:庆淑梅;李姣锋;曹艳丽;李毅;李广恒;邱新光 刊期: 2018- 03
-
双功能短肽修饰壳聚糖介导miR-140基因修复兔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
目的观察核定位信号肽偶联核激酶底物短肽(NNS)修饰的壳聚糖(CS)(NNSCS)介导人miR-140基因,局部转染促进兔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构建GV268-miR-140真核表达质粒,将NNSCS分别与阴性对照质粒GV268及重组质粒GV268-miR-140复合形成NNSCS/GV268及NNSCS/GV268-miR-140复合物.选取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单侧右后肢按随机数......
作者:彭效祥;张洋洋;宋伟;孙艳丽;王鲁娟;刘庆;赵荣兰 刊期: 2018- 03
-
自噬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肺组织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自噬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SCI)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63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21只)和脊髓损伤组(42只).采用改良Allen法以10×259·mm能量于T10节段打击脊髓,制备ASCI模型.于伤后6,12,24,48,72h、1,2周取材.通过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肺组织损伤、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blot法及免疫荧光检测肺组织的自噬变化及......
作者:储瑞亮;汪九龄;毕杨;南国新 刊期: 2018- 03
-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意义
巨噬细胞是机体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作用不仅仅是清除“异物”、加速伤口愈合.巨噬细胞在局部微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向M1和M2两种表型极化,M1型巨噬细胞加重神经系统损伤,M2型则促进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是近年来所发现的对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又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更全面地了解巨噬细胞极化对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意义,笔者从巨噬细胞来源及其极化状态、巨噬细胞极化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作者:李越;冯华;李兵仓 刊期: 2018- 03
-
腹直肌旁人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研究进展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非常困难,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髂腹股沟入路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前方经典入路,但因其手术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学习曲线长,促使许多学者积极寻找新的手术入路.改良Stoppa入路的出现,使髋臼骨折手术入路得以简化,但因其经腹中线进入,距髋臼区较远,对涉及四方体区骨折难以进行良好显露.腹直肌旁人路则在改良Stoppa入路的基础上,将切口移向患侧髋臼,可直视下对四方体及......
作者:吴华川;倪卫东 刊期: 2018- 03
-
Scepter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在Scepter球囊保护下应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4例球囊保护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的TC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1~65岁[(42.6±6.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分.均为单侧病变.其中右侧13例,左侧11例.伴发颅......
作者:任登鹏;涂悦;薛德友;张赛 刊期: 2018- 03
动态资讯
- 1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应用
- 2 脾脏切除对颅脑创伤大鼠死亡率及脑含水量的影响
- 3 严重肺挫伤早期肺泡灌洗液表面活性蛋白变化与肺功能及形态学改变的关系
- 4 闭合性颈部气管食管断裂一例
- 5 椎体强化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三明治骨折术后夹心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骨盆骨折合并严重会阴部损伤36例
- 7 外伤致主动脉瓣交界撕脱二例
- 8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边界型严重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的影响
-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IL-8的变化及意义
- 11 基因芯片技术在创伤骨科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
- 12 超时限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
- 13 砂枪致坐骨神经损伤八例
- 14 颈椎损伤治疗的相关问题
- 15 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16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 17 手术联合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异位骨化
- 18 缝匠肌骨瓣加血管束植入治疗儿童、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8例
- 19 几种固定方式急诊治疗多发伤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 25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