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对CT显示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分析
硬膜外血肿是头部外伤常见并发症,绝大多数急性硬膜外血肿表现为均匀密度.笔者对87例表现为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收集1997~2000年CT表现呈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87例,男58例,女29例;年龄3~80岁.受伤后首次行CT检查均在3h之内,65例行急诊手术,22例因血肿较小而行保守治疗,均于24h内复查CT.CT采用日本岛津公司SCT-5000T全身CT扫描仪,以......
作者:陈向荣;陈杰云;苏奇 刊期: 2002- 07
-
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破裂的诊治
我院1997年6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破裂6例,采用手术外引流加对流冲洗同时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生长抑素(stilamin)和生长激素(saizeu)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5例,女1例;年龄17~42岁,平均34岁.均有腹部闭合性损伤病史,其中交通伤4例,墙倒塌压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脾、肾损伤2例,1例因失血性休克急诊行手术治疗;合并肝、肾、脑损伤......
作者:任培土;鲁葆春;徐关根;祝军伟 刊期: 2002- 07
-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65例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traumaticposteriorfossaepiduralhematoma,TPFEH)是一类并不多见的硬膜外血肿,约占硬膜外血肿的1.2%~15.0%[1].其临床表现在早期一般不明显,但病情常可急剧恶化,危及生命.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65例TPFEH.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65岁,平均16.......
作者:艾文兵;陈玉宏;杨启建 刊期: 2002- 07
-
多发伤损伤严重度评分与C反应蛋白及其血清酶学的相关性分析
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自Baker1974年创建以来,已被临床广泛用于评价创伤的严重程度.研究发现,随ISS分值升高,病死率亦逐渐增高[1].对严重多发伤而言,ISS分值与血清酶学的变化规律,国内仅见极个别报道,而急性相反应蛋白(CRP)及低密度载脂蛋白(LDL)与ISS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笔者对105例多发伤患者的血生化标本进行了动态观察与临床研究,试图寻找ISS分值与CRP、LDL、肌酸磷酸激......
作者:尹国强;郝进芳;干建新;姚瑜 刊期: 2002- 07
-
创伤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变化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创伤可以引发机体高凝血状态,并可导致显微外科手术失败[1].因此,笔者选择创伤病例作为测试对象,对其创伤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健康自愿献血者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50例,女46例;年龄21~68岁.急诊创伤患者共34例作为创伤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8~65岁.其中颅脑损伤12例,按临床伤情轻重分级,多为Ⅰ、Ⅱ级脑损伤;......
作者:杨锐;魏文宁;杨焰 刊期: 2002- 07
-
螺栓与钢板联合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平台骨折由于累及关节面,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大部分患者需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1].1994年1月~200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56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18~61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汽车伤22例,摩托车伤6例,砸伤18例,坠落伤10例.按HohI分类,A型13例,B型9例,C型9例,D型12例,E型3例,F型10例.其中......
作者:陈根元 刊期: 2002- 07
-
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边缘系统髓鞘碱性蛋白表达与超微结构改变
目的进一步探讨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病理学基础.方法借助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创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杂交和神经病理学研究方法,观察脑脊液(CSF)、边缘系统下丘脑、海马及颞顶区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与释放,以及CNS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伤后8hCSF、低速组下丘脑、高速组下丘脑、海马MBP含量明显增高(P......
作者:王庆松;杨仕柏;张建华;黄大熔 刊期: 2002- 07
-
保留终板的脊柱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在脊柱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1只家犬按4,8,12周3个时相点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采用自身对照,在每只犬的2个腰椎间隙制成保留终板(实验组)和不保留终板(对照组)的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模型,应用组织学、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两组的植骨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植骨界面的新生血管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标本的抗压性能.结果(1)术后4周时实验组的植骨愈合情况差于......
作者:焦文仓;任先军;周跃;周军海 刊期: 2002- 07
-
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与机制.方法98例重度DAI患者分为亚低温组65例,常温组33例,观察亚低温治疗前后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脑电地形图(BEAM)、血内皮素(ET)、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及预后.结果亚低温治疗组ICP、CPP、BEAM及预后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亚低温组血ET由治疗前的(92.31±11.58)ng/L降至伤后7......
作者:王维平;董家军 刊期: 2002- 07
-
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
目的探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间采用选择性面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瘫103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103例患者中术后随访93例,依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分标准评定,Ⅰ级恢复71例,Ⅱ级恢复14例,Ⅲ级恢复5例,Ⅳ级恢复2例,Ⅴ级恢复1例,其中Ⅰ~Ⅱ级恢复者占随访人数的91.4%.结论选择性面神经......
作者:鲁飞;董人禾;周为群;陆艳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强啡肽致脊髓损伤后κ阿片受体机制的新证据
- 2 颅内局部应用地塞米松防治脑内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
- 3 急诊室内抢救严重腹部创伤32例
- 4 长短InterTan髓内钉结合早期整体治疗模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 5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髋部骨折中的应用
- 6 积极审慎地开展创面愈合的基因治疗研究
- 7 儿童硬膜外血肿的治疗
- 8 大鼠脊髓压迫后神经功能特征监护参数的变化
- 9 经皮伤椎椎弓根置钉纠正胸腰段骨折后凸成角的疗效
- 10 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损伤机制与临床诊治
- 11 肺挫伤的研究与诊治
- 12 椎弓根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联合应用治疗下腰椎骨折脱位
- 13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的Ⅰ期玻璃体切除与Ⅱ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
- 14 多发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 15 床旁超声快速诊断多发伤合并胸骨骨折
- 16 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不稳定骨折
- 17 外伤性胸腔脾种植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8 严重肝损伤45例诊治体会
- 19 化学法去细胞神经的制备及异体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疗效
- 20 严重烧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