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阻挡钉技术治疗股骨交锁髓内钉术后肥大性骨不连

    目的探讨阻挡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术后肥大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1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肥大性骨不连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48岁[(32.4±6.8)岁].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3例,长斜形骨折或螺旋形骨折2例,多段骨折2例,横形骨折4例.骨折术后至本次手术时间6~18个月[(11.5±3.1)个月].均于骨......

    作者:柯铁;林昊;蔡鸿儒;张旭鸣 刊期: 2017- 04

  • 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Gamma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伴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Gamma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转子间、转子下骨折)伴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股骨近端骨折伴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30例)、Gamma钉组(38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作者:潘华;刘瀚忠;许冠伟 刊期: 2017- 04

  •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12月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8例;年龄60~75岁.骨折Evans分型:Ⅱ型24例,Ⅲ型32例,Ⅳ型38例.合并慢性疾患5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势复位组(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48例)和对照组(应用牵引床复位,46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

    作者:陈伟;魏宁;杜晨光;姬晨妮;朱燕宾;于沂阳;常恒瑞;张英泽 刊期: 2017- 04

  • 小香猪放射性创面模型的制备

    目的制备一种小香猪放射性创面的动物实验模型并观察病理变化,以期用于开展放射性创面相关疾病的在体研究.方法选取8头成年巴马小香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10,20及30Gy组,每组16个创面.实验组采用X射线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并在照射部位使用打孔器制备边长4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制备小香猪放射性创面模型.每隔1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采用RT-PCR检测35d各组创面组织肿......

    作者:李晓明;刘苹;汪超;杨佳佳;张波 刊期: 2017- 04

  • 骨硬化蛋白在骨重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骨重塑是骨发育完成后机体骨组织持续更新的过程,贯穿机体的一生,主要包括骨形成、骨吸收.通过骨形成和骨吸收的相互协调,骨重塑维持骨骼发育完成后的骨量及骨骼的形状.骨重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由细胞分泌的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近些年来的研究揭示了骨细胞在骨重塑中的重要作用[1]......

    作者:贾鹏;徐又佳 刊期: 2017- 04

  • 单椎节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寰椎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占颈椎骨折的2%~13%[1-3].稳定的寰椎骨折多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4].而对于不稳定的寰椎骨折,既往许多学者采用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进行治疗[5-8].尽管文献报道获得了良好疗效,但却牺牲了上颈椎的活动功能.为克服上述缺点,不少学者尝试采用单椎节固定术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取得了良好效果[9-20].为了进一步了解单椎节固定术治疗寰椎不稳定骨折的......

    作者:黄大耿;郝定均;贺宝荣 刊期: 2017- 04

  • 创伤性肾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

    创伤性肾动脉血栓形成(traumaticrenalarterythrombosis,TRAT)是使用较多的名称1-2].也有学者称为创伤性肾自截,或称创伤性肾动脉闭塞[3-4].本病临床不多见,在钝性肾损伤中的发生率低于1%~4%,至今所见文献报道总数仅约400例[5].左侧发生较多,双侧少见.关于TRAT的报道,主要是发生在肾移植后;另有些与血管内科疾病相关.......

    作者:高劲谋 刊期: 2017- 04

  • 上颈椎损伤分类及治疗方案选择

    上颈椎是指枕、寰、枢三者的组合体,又称为枕颈段,位于脊柱的顶端,当外伤时必然成为暴力为集中的作用点.严重上颈椎损伤多因波及颈髓或延髓而死于现场,其实际发生率在颈椎外伤中远高于临床报道的3%~4%[1].损伤程度稍轻的患者多处于不稳定状态,为其后的抢救、后送和治疗带来一系列困难.上颈椎损伤的诊断目前已无困难,并可依据致伤机制、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所见加以分类和分型;再依据分型确定其稳定性、致伤程度和预后......

    作者:赵定麟 刊期: 2017- 04

  • 多发伤并发双侧声带麻痹一例

    声带麻痹常见于手术、肿瘤及创伤等,临床以单侧多见,表现声嘶、呛咳、吞咽困难等.双侧声带麻痹临床表现以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危急时喉梗阻,可导致患者死亡[1].多发伤合并声带麻痹临床少见,由于病情复杂,常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延误治疗.现报告1例多发伤并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并发双侧声带麻痹的诊治经过,以促进临床医师对声带麻痹临床表现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张天喜;黄文金;刘安平;王树洪;叶鹏;杨辉军;喻安永 刊期: 2017- 04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后并发混合型渗漏的治疗

    骨水泥强化可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的把持强度,增强螺钉的稳定性,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或多次置钉致椎弓根钉道宽松的椎体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维持内固定术后椎体的长期稳定性,并有效避免螺钉松脱、切割等内固定失效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运用骨水泥强化后椎弓根螺钉轴向拔出力明显增强,其强度增加147%~300%,显著提高了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及抗疲劳性能[1-3].目前,运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报道较多,从生物力学......

    作者:周炎;刘世清;明江华;李亚明;陈庆;邓明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