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儿童上肢骨折的骨密度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儿童上肢骨折的骨密度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体检的8~14岁儿童864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检测左桡骨骨密度Z值,根据Z值大小进行分组观察Z值与骨折的关系;根据年龄分组观察年龄与骨折的关系.结果864例患者中获得2年随访831例,失随访33例.Z值结果显示,Z值≤-2者66例,Z值>-2者765例.Z值≤-2组儿童骨折发生率为27.27%,Z值>-2组......

    作者:韦溦;杨星华;刘洋;韦继刚;陈辉;郭元 刊期: 2014- 01

  • 嗅球成鞘细胞在挫伤脊髓内的成髓鞘作用

    目的观察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在损伤脊髓内的成髓鞘作用及其对髓鞘形成的影响.方法用NYU-Ⅱ型脊髓撞击器(强度为10g×25mm)损伤大鼠T10脊髓后1周,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OECs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及其首尾两侧,设为OECs移植组;以同量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modi......

    作者:李越;刘争;张洁元;张路;段朝霞;李兵仓 刊期: 2014- 01

  • 严重肠系膜上动脉损伤后的损伤控制性外科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损伤后的血流动力学、全身主要脏器损伤和存活率的影响,探索一种符合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的简便措施.方法本地杂种猪共30只,游离SMA,用无损伤血管钳阻断SMA血流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期血管吻合组(吻合组)、暂时血管腔内分流管(temporaryi......

    作者:丁威威;吴性江;李宁;黎介寿 刊期: 2014- 01

  • 携带神经干细胞的肌基膜管在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肌基膜管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同一窝别SD大鼠36只,制备脊髓半切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脊髓断端处仅做等渗盐水冲洗)、NSCs组(脊髓断端处注射NSCs)和NSCs+肌基膜管组(脊髓断端处植入NSCs+肌基膜管复合体),每组12只.4,8周后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肌基膜管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采用BBB评......

    作者:胡杰亮;康学文;汪静;王拴科;王翠芳;马靖琳;安丽萍 刊期: 2014- 01

  • 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

    目的研究应用生长分化因子-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5,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局部注射治疗兔腰椎间盘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40只,显露L3、4、L4/5、L5/6椎间盘,使用20号穿刺针进行椎间盘穿刺,L3/4椎间盘穿刺后注入GDF-5和纤维蛋白凝胶复合物(复合物组),L4/5椎间盘穿刺后注入纤维蛋白凝胶(纤维蛋白凝胶组),L5/6椎间盘穿刺......

    作者:王贵清;汤勇智;杨立群;黎昭华;利洪艺 刊期: 2014- 01

  • 高能量胫骨pilon骨折的诊疗进展

    Pilon骨折系胫骨远端累及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关节内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占胫骨骨折的3%~10%,其中10%~30%为开放性骨折[1].此型骨折成因各异,但总体来说按照胫骨远端关节面的粉碎程度及移位将其分为:低能量旋转暴力引起的Ⅰ型骨折和高能量轴向压缩暴力引起的Ⅱ、Ⅲ型骨折(以Ⅲ型高能量pilon骨折多见).Ⅲ型高能量pilon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常呈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同时伴有腓骨骨折......

    作者:王彦超;徐小雄 刊期: 2014- 01

  • 编织网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支架是天然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ces,ECM)的人工模拟物,可诱导组织再生或修复替代受损组织/器官.支架材料的选择对构建组织工程支架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支架材料通常分为天然材料及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特点,例如可控的机械强度,可重吸收性及非抗原性,可被方便地制成海绵状、膜状或凝胶状.......

    作者:王新刚;郑玉蓉;李齐寅;孙华凤;韩春茂 刊期: 2014- 01

  •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再生的原理及治疗进展

    临床治疗骨折过程中,骨愈合的能力一般较强,通过及时治疗和休息,90%左右的患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存在约10%左右的骨折愈合不良,即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治疗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主要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骨再生的动力[1].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细胞因子刺激患者自身的细胞修复和再生成为成功治疗骨科疾病的有力工具.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

    作者:柳华;鲍柳君;欧阳宏伟 刊期: 2014- 01

  • 皮肤附属结构构建与再生研究进展

    皮肤的附属结构主要包括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但就皮肤的功能和外观而言,皮肤还具有肤色(色素)、感觉(神经)和免疫功能(如Langerhans细胞)等.皮肤深层组织及其附属结构一旦遭受破坏,难以完全再生.传统的治疗手段也只是修复皮肤的基本功能,而对如何进一步恢复全层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尤其是附属器官的再生仍是难点.组织工程皮肤(tissue-engineeredskin,TES)的出现为皮肤缺损的治疗提......

    作者:郭明锋;马杰;蔡卫林;丁智超 刊期: 2014- 01

  • 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预后评价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价间的关系.方法对49例临床诊断DAI的患者常规行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DWI和SWI扫描......

    作者:冯振广;李牧;夏爽;冯学泉;王嵩;杜宏生;柴超;王利;万晨光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