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低速弹颅脑伤后脑微循环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猫在低速弹颅脑伤(CMW)后脑微循环的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改良Carey法制作低速弹猫CMW模型,观测伤前、伤后不同时间点软脑膜细动脉管径(Da)、细静脉管径(Dv)、脑皮层微区血流量(CBF)、血压、脉搏、呼吸和采静脉血测算ηb、ηp、PFC、HCT、ESR、AI、TK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全部动物生命体征稳定,无死亡.CMW后Da、Dv收缩持续30min,随之Da、Dv扩......
作者:陈长才;谭林琼 刊期: 2000- 03
-
脂多糖刺激肺血管内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肺血管内巨噬细胞(PIM)环氧合酶-2(COX-2)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改良法分离、培养猪PIM,以LPS(10μg/ml)刺激,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X-2mRNA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COX-2酶蛋白的改变;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前列腺素E2(PGE2)变化,以间接显示COX活性的改变.结果LPS刺激后,PIMCOX-2mRNA和酶蛋白表达......
作者:伍伟玲;陈正堂;蔡恩齐;罗显荣;李胜亮 刊期: 2000- 03
-
血小板在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凝血系统的变化在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病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7只,通过静脉注射骨髓脂肪建立脂肪栓塞综合征动物模型.于各时相点检测动脉血氧分压、凝血相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于栓塞后48h处死动物并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脂肪栓塞后,血小板随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而呈进行性降低,栓塞前血小板浓度为278×109/L,栓塞后48h下降为72×109/L;血小板聚集率早期升高,24h以后显著降低,栓......
作者:张群;张伯勋;刘郑生;梁雨田;肖嵩华 刊期: 2000- 03
-
预弯双钢板治疗肩胛颈骨折的影像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为预弯双钢板在肩胛颈骨折的应用提供影像学数据,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CT扫描和X线平片测量的方法,对30例成人肩胛骨的颈部、肩胛冈的基底部和肩胛骨外侧缘等进行三维观测.结果肩胛颈、肩胛冈的基底部和肩胛骨外侧缘可以接受钢板螺钉内固定.应用预弯双钢板治疗移位的肩胛颈骨折11例,无肩胛上神经及肩胛上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1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患侧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8%(9/11).......
作者:郝毅;杨文勋;赵大正 刊期: 2000- 03
-
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骨折修复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为研究对象,制作桡骨骨折愈合模型.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和BMP、TGF-β和bF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1)伤后3d开始形成原始骨痂.1周时肉芽组织中的间质细胞开始分化为软骨细胞,软骨形成后再进行软骨内化骨.......
作者:张永刚;卢世璧;王继芳;张伯勋;赵斌 刊期: 2000- 03
-
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结局与血清谷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结局与血清谷氨酸(GLU)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24h内和6d的血清谷氨酸,并在24h内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及20d后功能独立性(FIM)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血清GLU(24h内)的水平和GCS、FIM得分呈良好的负相关.将24h测量的血清GLU浓度与6d血清GLU浓度值比较,分为持续增高组与降低组.两......
作者:汪平;郭正成 刊期: 2000- 03
-
脊髓缺血损伤模型及行为学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作一种新的家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其行为功能改变.方法以选择性阻断腰动脉制作腰髓缺血损伤模型,32只家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缺血30,60及90min组.采用Jacobs法对家兔后肢功能评级,Reuter法对脊髓感觉运动反射功能评分.结果再灌注1d时,缺血30min家兔轻瘫,缺血60,90min家兔全部(8/8)发生完全性截瘫.Reuter分值变化趋势为缺血90min组>缺血60min组>缺......
作者:伍亚民;王正国;朱佩芳;廖维宏 刊期: 2000- 03
-
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例创伤性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创伤性室间隔缺损较大者用补片修补,较小者直接缝合.3例患者手术疗效满意.结论创伤性室间隔缺损应在伤后2~4个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能取得优良效果.......
作者:邬志勇;叶丁生 刊期: 2000- 03
-
明胶纤维网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明胶纤维网在不同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方法(1)临床观察350例急诊创伤和手术出血病人,根据出血性质分为浅表创面出血、深部创面出血和实质脏器出血3类.观察比较明胶纤维网(GF)、氧化纤维素(OC)和明胶海绵(GS)3种止血材料的止血时间,并与医用纱布进行对比.(2)扫描电镜观察3种止血材料的结构.结果(1)浅表创面各组止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深部创面GF组,止血时间与GS和O......
作者:刘宿;牛金柱;葛衡江;刘怀琼 刊期: 2000- 03
-
新型钙增敏剂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新型钙增敏剂MCI-154对失血性休克动物心肌功能与结构改变的影响,明确MCI-154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家兔和大鼠两种动物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设立MCI-154治疗组和等渗盐水对照组,监测家兔心肌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大鼠血浆CK-MB和LDH并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MCI-154治疗后LVSP、+dp/dtmax、Lo和Vpm等较对照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升高、LVEDP显......
作者:殷作明;胡德耀;刘良明;卢儒权;陈艳;黄钢 刊期: 2000- 03
动态资讯
- 1 性激素的脑保护作用
- 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 3 烧伤血清对培养大鼠肠上皮细胞间黏附连接的影响
- 4 环孢素A对急性脑损伤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5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随访观察
- 6 颅骨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16例
- 7 梭形双通道桥接管的研制及其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研究
- 8 肱骨近端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 9 KumaFix内固定系统和后路U型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比较
- 10 双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在36例胫前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11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腰椎骨折
- 12 倒置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 13 早期外固定术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 14 早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
- 15 帕瑞昔布钠对骨科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患者术后镇痛的作用
- 16 内踝及毗邻胫骨、距骨缺损修复重建一例
- 17 桥式交叉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及游离腓骨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
- 18 股骨近端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 19 枢椎后路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评价
- 20 微静脉白细胞流动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失血性休克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