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7年第9期文章
  • 不同数量和空间构型的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讨4种不同数量和空间构型的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利用1名6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股骨颈近端DICOM格式的CT图像,通过三维虚拟软件建立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和4种不同数量及构型的内固定模型(3钉正三角形、3钉倒三角形、4钉矩形、4钉菱形).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软件中,模拟直立情况下内固定及骨折区域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观测内固定物应力峰......

    作者:任栋;程培焱;宋朝晖;刘月驹;王鹏程 刊期: 2017- 09

  • 微型锁定钢板垂直或平行技术治疗Dubberley B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微型锁定钢板垂直或平行技术治疗DubberleyB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月应用微型锁定钢板垂直或平行技术手术治疗的17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3~77岁,平均56.4岁.骨折按Dubberley分型:ⅠB型2例,ⅡB型6例,ⅢB型9例.手术均采取肘关节后外侧Kocher入路,骨折在解剖复位后先使用......

    作者:马腾;路遥;孙亮;王谦;宋哲;薛汉中;李忠;李明;张堃 刊期: 2017- 09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颈干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颈干角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6年6月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2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内侧骨缺损将患者分为两组:伴内侧骨缺损组85例,其中男35例,女50例;平均年龄63.3岁.其中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47例,四部分骨折38例.不伴内侧骨缺损组129例,其中男51例,女78例;平均年龄65.9岁.其中Ne......

    作者:郭伟军;陈林;赵友明;张伟江;汪吉棋 刊期: 2017- 09

  • 动力髋螺钉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应用DHS联合防旋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27~76岁,平均57.0岁.GardenⅡ型27例,Ⅲ型51例,Ⅳ型28例.根据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表现,将患者分为股骨头坏死组(18例)和未坏死组(88例).......

    作者:西尔买买提·艾哈提;艾克热木江·阿尔肯;丁舒晨;王哲洋;虞荣斌;封江标;叶有晨;刘志荣 刊期: 2017- 09

  • 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持续股神经阻滞与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术期应用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或患者自控镇痛(PCA)方式缓解术后疼痛的有效性,为手术医师在围术期镇痛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ochraneLibrary、Embase、PubMed和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有关在TKA围术期应用CFNB和PCA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分,使用RevMan5.3软......

    作者:张禄锴;马剑雄;匡明杰;卢斌;王颖;李风波;赵杰;范峥睿;马信龙 刊期: 2017- 09

  • Ⅰ期切开复位微“T”形锁定钢板联合Herbert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Myerson C型Lisfranc关节损伤11例

    Lisfranc关节损伤是指发生在中足较为严重的损伤,包括近侧跖骨间关节、跖跗关节和前方跗骨间关节损伤.其损伤机制复杂,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以导致,发生概率占所有骨折的0.2%[1].MyersonC型Lisfranc关节损伤后,患足创伤严重,软组织条件差,关节损伤移位明显,闭合复位效果不理想.如果不能正确及时的诊治,将会导致足部疼痛、足弓塌陷、跖跗关节退变、前足僵硬等并发症[2-4].切开复位......

    作者:杨英果;戈兵;朱冬承;班兴平;朱闯;蔡晓冰 刊期: 2017- 09

  •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海马区1-磷酸鞘氨醇受体1表达变化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区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R1)的表达改变对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控制性皮层损伤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共纳入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损伤组、TBI组、TBI后S1PR1激动剂SEW2871干预组(TBI+SEW组)和TBI后S1PR1抑制剂VPC23019干预组(TBI+VPC组),每组18只.伤后7,14,21d,Wes......

    作者:叶玉勤;苏鑫洪;段答;杨永祥;贺晓生 刊期: 2017- 09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探索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移植促进超长宽比例随意皮瓣血管化,进而促进皮瓣成活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鉴定hAMSCs.hAMSCs植入皮瓣前用CellTrackerTMCM-Dil进行标记.选用20只健康成年SD大鼠,于大鼠背侧左右分别构建8cm1×2cm超长缺血随意皮瓣模型,皮瓣蒂部位于髂棘水平.皮瓣掀起后每只大鼠皮瓣分为左侧组[注射0.5ml低糖杜氏改......

    作者:金文虎;常树森;吴中桓;李海;喻皇飞;张子阳;魏在荣;张文夺;王达利 刊期: 2017- 09

  • 下颈椎骨折分型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C3~C7骨折称为下颈椎骨折,因为这一节段是活动的颈椎与相对固定的胸椎的连接部[1].脊髓损伤在下颈椎骨折中发生率很高[2],常常导致截瘫、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3].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下颈椎骨折的诊治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如何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式,仍然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难题.对于任何一种疾病,都需要有一个......

    作者:郑博隆;郝定均;杨小彬;闫亮;许正伟;郭华;刘仲凯;惠华;贺宝荣 刊期: 2017- 09

  • 下颈椎损伤诊断和手术方式探讨

    下颈椎损伤通常是指C3~C7的严重脊柱损伤,伤时往往由多种暴力作用于颈椎运动复合体,且大部分都合并有明显的脊髓功能障碍.骨折脱位是其中严重的类型,多伴有椎间盘损伤或突出,一侧或双侧关节突交锁[1-3].近年来,随着外科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下颈椎损伤的诊治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临床上治疗方法却难以统一,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4-6].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伤......

    作者:贺宝荣;郝定均 刊期: 2017-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