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可注射硫酸钙在治疗干骺端骨缺损手术中的应用
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系列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骨的结构重建和功能恢复.选择适当的骨修复材料是骨缺损治疗的中心环节[1].......
作者:白霞;周爱民 刊期: 2011- 05
-
巨大肩袖损伤的手术修复结果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肩袖损伤患者16例,男6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5岁.采取关节镜下双排重建对损伤肩袖进行修复.记录术前及终随访时的疼痛、活动范围、前屈上举的肌肉力量以及功能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并按不同年龄、病程进行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愈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
作者:鲁谊;卢耀甲;朱以明;沈杰威;李奉龙;姜春岩;王满宜 刊期: 2011- 05
-
唑来膦酸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余疼痛早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各种椎体成形术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3].2010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对行椎体成形术的OVCF患者在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评价其对残余疼痛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
作者:李莹;宁永明;张春霖;娄朝晖;严旭 刊期: 2011- 05
-
撬顶复位植骨治疗Hill-Sachs损伤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在瞄准器配合下通过骨隧道撬顶复位+填塞植骨矫正Hill-Sachs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30具肩关节标本分为三组,每组10具标本,按照肱骨头凹陷性骨缺损的10%(A组)、20%(B组)和30%(C组)复制Hill-Sachs损伤.先埘各组骨缺损进行测量,再住瞄准器配合下,通过骨隧道对B组和C组进行撬顶复位,填塞植骨;然后采用配对t检验对B组和C组骨缺损在复位前后的横向弧长度、纵向弧长度、深度......
作者:郝毅;茹选良;蒋增辉;林杭;何荐;刘春 刊期: 2011- 05
-
踝关节本体感受器损伤与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从新鲜尸体和踝关节不稳患者手术中所切取的韧带周围组织入手,分析踝关节周围本体感受器的性质和分布,并进一步与临床病例的生物力学、本体感觉功能检验结果相比较,判断和分析本体感受器受损在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中的作用.方法18例踝关节不稳患者行韧带重建手术.术前、术后分别行功能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医师协会(AOFAS)评分],平衡系统评价其本体感觉功能.从2例新鲜冰冻尸体踝关节韧带组织和手术中获取韧带组织......
作者:朱渊;徐向阳;刘津浩;边海林 刊期: 2011- 05
-
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技术.方法1999年6月-2009年6月,应用附加钢板合并开放植骨治疗12例髓内钉固定后股骨萎缩性骨不连.小切口微创清除骨折端肉芽组织,硬化骨去皮质化,足量髂骨纵形平铺于骨不连间隙和骨皮质骨床上,选择5~6孔钛合金限制接触型动力接骨板,3.0mm克氏针钻孔,4~6枚皮质骨螺钉双皮质固定.术后保护性负重,1,3,6,12个月临床与影像......
作者:张建政;刘智;孙天胜;郭永智;李京生;任继鑫;胥少汀 刊期: 2011- 05
-
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在局灶性大脑皮质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Ⅱ型受体(bonemorphogeneticproteinreceptorⅡ,BMPRⅡ)在局灶性大脑皮质发育不良(focalcorticaldysplasia,FCD)中的表达.方法收集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测证实的皮质发育障碍(FCDⅡb型)标本14例,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双标以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BMPRⅡ在正常脑组织与病理标本中的表达分布.结......
作者:郭为;张春青;余思逊;树海峰;刘仕勇;安宁;杨辉 刊期: 2011- 05
-
急性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相对于前臂和小腿,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compartmentsyndrome,OCS)的发生率较低,交通伤中约为6%[1],挤压伤中约为41%[2].一旦发生漏诊,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爪形趾、慢性疼痛、僵硬和神经功能丧失,严重者甚至截肢等.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较少,现就足部OCS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海波;潘进社 刊期: 2011- 05
-
去骨瓣减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去骨瓣减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各种并发症发病率,比较术前GCS评分、手术时机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共51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61%),其中30例出现超过2项的并发症(36%).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随颅脑外伤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组(......
作者:黄欣;金晶;黄红光 刊期: 2011- 05
-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治体会
外伤性脑梗死是指颅脑创伤后伴发或继发的脑梗死,是颅脑创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笔者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总结其临床诊治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大刚;程波 刊期: 2011- 05
动态资讯
- 1 迅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21例
- 2 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手指
- 3 沉痛悼念梅芳瑞教授
- 4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
- 5 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中椎间盘损伤与骨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6 手部手术可调节性固定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及治疗
- 8 气管内吸引术对脑内血肿致颅内高压兔脑氧代谢的影响
- 9 穿支蒂筋膜皮瓣移位修复老年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 10 颅内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摘除策略
- 11 Masquelet技术体外制作骨水泥填塞物治疗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 12 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的再程序化——控制脓毒症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 13 外源性P物质诱导的表皮干细胞P物质自分泌现象研究
- 14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水平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 15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探讨
- 16 大鼠脊髓损伤后结肠功能变化与Cajal间质细胞的关系
- 17 颌面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救治
- 18 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19 微创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新进展
- 20 关节镜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