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1年第3期文章
  • 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损伤周围脑组织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其受体(erythropoietinreceptor,EPOR)的表达.方法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36只)、液压冲击脑创伤模型组(36只).根据处死时间,分为6,24h和3,5,7,14d6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假手术组和脑损伤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损伤周围脑组......

    作者:贾强;只达石;黄慧玲;蔡英;武俏丽;张学斌;常小丽 刊期: 2011- 03

  • 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后脑代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

    目的使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大鼠创伤性轴索损伤(traumaticaxonalinjury,TAI)后组织代谢改变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方法使大鼠头颅发生线加速和角加速运动制作TAI模型.于伤前和伤后24h采用多体素MRS方法检测大鼠脑内多个部位的组织代谢状态,分析伤后N-乙酰门冬氨酸(NAA)/总肌酸(Cr)、NAA/胆碱类化合物(Cho)和Cho/Cr值变化及NAA/Cr值变化的空间......

    作者:李雪元;李建奇;冯东福;李甲;范明霞;裴孟超;顾磊;门卫伟 刊期: 2011- 03

  • 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血浆P2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研究葛根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cerebralinfarction,TCI)患者血浆P2选择素(P2selectin,P2S)的影响,从而了解其促进脑功能恢复作用的疗效差别.方法20例TCI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普通药物组、葛根素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血浆P2S水平的变化.结果葛根素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联合用药组血浆P2S水......

    作者:李庆;陈长贵;石旭东 刊期: 2011- 03

  • 创伤性脑损伤炎症反应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灾害性颅脑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有150万TBI者,其中99000人永久性致残,约有50000人死亡[q].随着对TBI研究的深入,已知TBI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分子通路参与、包括炎症反应在内的复杂神经性疾病.......

    作者:章翔;程岗 刊期: 2011- 03

  • 如何评价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创伤的疗效

    随着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iury,TBI)病理生理变化的深入了解,神经创伤重症监护体系的日臻完善,颅脑创伤的救治工作有了许多改进和提高,但迄今为止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仍高居不下.分析患者早期死亡原因多为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所致[1].颅脑创伤的病理生理演变有两个过程,首先是瞬间外力对脑的机械性损伤,此为原发性损伤,然后因神经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变化造成更为严......

    作者:杨树源 刊期: 2011- 03

  •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vertebracompressed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采用PVP或PKP治疗的OVCF患者,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同时通过手术节段的X线测量计算......

    作者:董双海;田纪伟;王雷;赵庆华;夏天;刘诚祎 刊期: 2011- 03

  •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轻度医源性脊髓冲击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在大鼠脊髓轻度冲击伤中的变化,评价其在预防此类医源性脊髓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SD大鼠24只,体重(340±28)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损伤组用改良重物坠击法制成C6节段脊髓轻度冲击伤模型,对照组仅行C6节段硬脊膜显露不做冲击.两组实验过程中均实施SEP监测,分别对两组和造模前......

    作者:龙厚清;胡勇;李广盛;刘少喻;李佛保 刊期: 2011- 03

  • 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矫形钉、钩棒系统内固定选择性脊柱融合术,对于重度患者采用广泛后路松解或前路松解后矫形融合治疗;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肺功能训练、自我伸长训练、唤醒试验训练、自我形象鉴定、床上生活能力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变化,正确搬运和翻身,给予佳卧位,加强引流管护理、呼吸道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31例患者......

    作者:夏同霞;袁发孝;杨晓群;周芬;谢文婷;李媛媛 刊期: 2011- 03

  • K506促进神经干细胞移植后损伤脊髓神经传导通路的修复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促进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s,NSCs)移植后损伤脊髓神经传导通路修复的作用.方法显微镜下动脉瘤夹压迫SD大鼠T8脊髓,建立压迫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损伤后7d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等渗盐水;细胞移植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NSCs;FK506组,于损伤中心定向注射NSCs,同时按1mg·kg-1·d-1连续7d腹腔注射FKS0......

    作者:武俏丽;李庆国;梁建伟;黄慧玲;曹一波;张雪青;刘暌 刊期: 2011- 03

  • 后路单节段侧前方减压前柱重建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单节段侧前方减压前柱重建术治疗DenisB犁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09年8月采用经后路小切口椎弓根钉内同定、单间隙侧前方减压、钛网植骨融合重建前柱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3~50岁,平均35.6岁.骨折累及节段:T126例,L111例,L23例,L31例.术前椎管占位率平均62.5%,所有......

    作者:高志朝;王梅;张妙林;孟永俊;祝卫民;张春 刊期: 201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