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沙土鼠全脑缺血控制性低流量灌注的促神经功能康复研究

    目的动态研究严重脑外伤时不同灌注时间和灌注量对全脑组织缺血损害的恢复程度和凋亡基因的表达,以探明控制性再灌注的神经功能康复作用.方法沙土鼠随机分5组,实验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造成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夹闭10min后,开放10min,开放不同脑血流量(1/4,1/2,1/1)和单纯血液稀释后分别观察缺血海马CA区凋亡基因的表达及缺血区大脑半球的改善状况,梯度灌注后行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对比.结果开......

    作者:张庆丰;董斌;徐英辉;廉志刚;邱永明;罗其中;江基尧 刊期: 2005- 02

  • 角膜缘碱烧伤后应激调控基因的筛选

    目的获得新西兰大白兔角膜缘碱烧伤前后参与修复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主要采用细胞培养、体外碱烧伤模型的构建、免疫细胞化学、抑制消减杂交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结果初步认定样品之一与编码人类血小板反应蛋白2(TSP2)的基因tsp2高度同源,其中前698bp序列与人类tsp2基因完全一样,后230bp与一种人类Trp-4相关蛋白样的新蛋白(人类染色体定位为20q11.21-12)相似,后者属于调控蛋白类......

    作者:严军;杨恬;李国平;曾益军;杨珂;余瑾 刊期: 2005- 02

  • 晶体蛋白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作用

    目的研究晶体蛋白能否促进离体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存活和生长,初步探讨损伤晶状体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再生的确切作用物质.方法分别用晶体蛋白、晶体蛋白激活的巨噬细胞培养液及DMEM对RGCs进行培养,观察RGCs在体外存活时间,测量培养1,3,5d有突起RGCs数、长突起长度及细胞活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晶体蛋白组细胞能存活12~14d,较其他两组显著延长(P<0.05).(2......

    作者:王艳华;王一 刊期: 2005- 02

  •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笔者总结16例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旨在说明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的重要性.......

    作者:王俊生;周志强;张华;史芳涛 刊期: 2005- 02

  • 胸部大血管损伤的救治

    胸部大血管损伤属少而严重的外科急症,其病程短,但来势凶险,常危及生命.我院1987年6月-2001年9月共救治胸部大血管损伤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岩;曾伟生;蒋仁超;张卓华;于浩 刊期: 2005- 02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严重不稳定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比较困难,常因复位的丢失终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3].我院自2000年1月开始采用闭合复位动力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2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林;王秋根;王万宗;王家林;禹宝庆;陆晴友;唐昊;吴剑宏;汤旭日 刊期: 2005- 02

  • 成人无放射影像学异常颈脊髓损伤的临床分析

    无放射影像学异常颈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withoutradiographicabnormality,SCIWORA)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直到1982年Pang等[1]才将其列为脊髓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对此类损伤的特点及预后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治疗方法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疗效.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笔者收治此类患者22例,手术治疗18例,经......

    作者:陈立民;姚猛;孙崇毅;高吉昌;王正雷;陈庆贺 刊期: 2005- 02

  • 成功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全骨盆离断一例

    2004年3月9日-2004年11月11日期间,笔者收治1例道路交通伤导致严重多发伤合并全骨盆离断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安群;袁太珍;范德标;乐根平;邓唯杰;林海军;程学明 刊期: 2005- 02

  • 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颌面部陈旧性骨折可表现为不愈合、延迟愈合或错位愈合,此类患者常伴有口颌功能障碍和颌面部畸形,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防治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笔者对212例颌面部陈旧性骨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智;李祖兵;东耀峻;赵吉宏 刊期: 2005- 02

  • 头皮冠状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分析

    颧骨位于颌面部的突出部位,颧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骨折之一,且常波及邻近骨的骨折,又称之为颧骨复合体骨折.关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径路,文献报道不一[1-3].笔者着重介绍1997年1月-2003年6月我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复合体及颧骨骨折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用冠状切口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张清彬;东耀峻;李祖兵;赵吉宏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