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第11期文章
  • 三维CT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柱分型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临床分型并对手术治疗提出分型指导意见.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11年10月1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利用X线和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观察骨折的形态、部位、主要骨折块的数量和移位方向,结合手术所见和尸体骨解剖研究,在Mimics11.1建立的正常股骨近端三维实体模型上模拟股骨转子间骨折并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新分型以头颈骨折块与股骨转子部骨连接为基础,按照内侧柱、外侧柱、......

    作者:储小兵;杨予;宋建华;郝改平;童培建 刊期: 2013- 11

  • 锁定加压钢板及三叶草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占全身骨折的4%~5%[1],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其中80%~85%为无或轻度移位的二部分骨折,15%~20%需手术治疗[3].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分别用三叶草钢板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al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有成;张云坤;杨闻强;吴昊;郁忠杰 刊期: 2013- 11

  • 骨盆前环骨折的微创钢板固定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耻骨支骨折进行微创钢板固定的力学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微创骨折钢板固定技术与传统钢板固定技术对耻骨支骨折钢板固定后稳定性的影响;并对2005-2012年101例126侧使用微创技术进行耻骨支骨折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耻骨支骨折手术固定所需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随访耻骨支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传统和微创两种技术进行耻骨支骨折钢板固定,盆骨上大......

    作者:唐明杰;周祖彬;于晓巍;高悠水;彭晓春;孙玉强 刊期: 2013- 11

  •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兔脑出血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amnioticepithelialcell,hAECs)在移植治疗兔脑出血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兔脑出血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AECs移植组及等渗盐水对照组,每组15只.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的反转录病毒转染hAECs,转染后的hAECs移植入实验组中,定期观察hAECs移植组......

    作者:牟朝晖;吴剑;周和平;李向东;惠国桢;杨明 刊期: 2013- 11

  • 运动干预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创面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笔者通过对成年大鼠创伤前后的运动干预,探讨运动干预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免疫功能和生长因子的影响,旨在揭示运动干预对创面愈合影响的可能机制,为运动疗法在创面愈合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谢单洁;李裕和;黄治官 刊期: 2013- 1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s,HDAC)抑制剂MS-275对大鼠中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8只SD成年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无损伤对照+安慰剂组(对照组)、脑损伤+安慰剂组(损伤组)、脑损伤+15mg/kgMS-275组(治疗Ⅰ组)和脑损伤+45mg/kgMS-275组(治疗Ⅱ组).大鼠......

    作者:曹鹏;宋振全;于春泳;冯思哲;胡国汉;卢亦成 刊期: 2013- 11

  • 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TERT)基因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相关性.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新生3d)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为活化未转染星形胶质细胞,B组为活化转染星形胶质细胞,C组为未活化星形胶质细胞,D组为活化空白质粒转染星形胶质细胞,每组5只.通过细胞增殖试剂盒(cellcountingkit-8,C......

    作者:杨明坤;张旭;刘川;吴继生;李德毅;盛伟斌 刊期: 2013- 11

  •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的提出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Stone等[1]率先提出损伤控制性外科的理念,并明确指出其有效性.Rotondo等[2]回顾性总结22例腹部严重穿透性创伤患者的处理情况,发现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其生存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随后,这一理念逐渐在临床实践中扩展开来,并且将应用范围由创伤处理扩展至非创伤疾病的治疗.目前,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不仅具有明显的......

    作者:罗卫庆;任志刚;郑树森 刊期: 2013- 11

  •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外伤性颅内静脉窦破裂治疗中的应用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在20世纪末被提出[1],主要是为了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改变以往早期进行复杂、完整的手术策略,而采取快捷简单的操作,既能控制伤情进一步恶化,又保留进一步处理的条件,现已普遍应用于肝胆外科[2]、骨科[3-4]等急危重患者的抢救.外伤性颅内静脉窦破损是急性颅脑损伤常见的损伤类型,尤其严重静脉窦损伤常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复杂的开颅手术......

    作者:任新亮;李帆;王向东;李建红 刊期: 2013- 11

  • 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组分级系统评估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急性肾损伤网络工作组(acutekidneyinjurynetwork,AKIN)分级系统评估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sTBI)患者的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发生率、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6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人院时有......

    作者:徐福林;张义;王建清;李宁 刊期: 201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