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经皮带线铆钉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28例

    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生于青年男性[1].易发生在跟骨附丽点以上2~6cm处,此处血供较差,肌腱营养不良.常见的跟腱断裂机制为膝关节伸直时,负重前足蹬起、距小腿关节突然意外背屈或落下着地使已跖屈的足剧烈背屈,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肌腱上直接施加暴力或切割也可造成跟腱断裂[2].目前,对于跟腱断裂采取手术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再断裂等并发症已达成共识,但以往手术仍以开放性为主.在总结国内外......

    作者:高磊;丁亮华;孔繁林;黄恺;何双华;马文明 刊期: 2014- 04

  • 三维外固定架结合牵张应力技术治疗严重瘢痕性跟腱挛缩

    跟腱是人体粗大的肌腱,其位置表浅,仅位于皮下,严重外伤、烧伤后期可出现严重的瘢痕,跟腱严重挛缩.传统治疗跟腱挛缩的方法多采用跟腱延长术,但对于严重瘢痕跟腱挛缩,单纯采用跟腱延长术常会出现各种皮肤并发症,且矫形疗效不佳.我科2009年5月-2012年1月根据牵张应力原理,应用三维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瘢痕跟腱挛缩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桢;赵劲民;花奇凯;刘军廷;程建文 刊期: 2014- 04

  • 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结合缝合锚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结合缝合锚加强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长期疗效.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2月,应用腓肠肌逆转筋膜瓣移植结合缝合锚加强固定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3~50岁,平均36岁.单侧损伤19例,双侧损伤1例.肌腱缺损5~9cm,平均6.7cm.术后使用小腿支具制动,早期功能锻炼.应用Amer-Lindhohm评分以及Leppilaht......

    作者:安维军;朱涛;刘海涛;马腾;郭玮玮 刊期: 2014- 04

  • 背侧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目的探讨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2~75岁,平均54.5岁.骨折按AO分型:B2型12例,C1型6例,C2型4例.5例行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可4例,优良......

    作者:陈农;王会仁;周凯华;潘福根 刊期: 2014- 04

  • 髋部骨折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血栓发生的关系

    老年髋部骨折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4%~75%[1],而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发生率为1%~2%[2-3].D-二聚体检测具有简单、非侵入性的特点,目前是临床常用的排除患者血栓栓塞的方法之一.......

    作者:李贵斌;吴歌;戴彬;魏慧明;张金龙;徐德鑫 刊期: 2014- 04

  • 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小儿肱骨干骨折33例

    肱骨干骨折是小儿上肢较常见骨折,往往由高处坠落伤、交通伤、骑车伤等引起,常见于16岁以下儿童.移位型肱骨干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固定多采用“U”形石膏或肩外展支架或其他复杂器械固定,骨折端仍易再移位.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且易损伤血管神经[1-2].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采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stableintramedullarynails,ESINs)复位内固定术共治疗33例小......

    作者:董展;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刘飞;郑朋飞 刊期: 2014- 04

  • 新型BMSC外基质支架的制备及性状研究

    目的利用BMSC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制备新型可塑形生物支架材料,探讨其应用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幼兔骨髓分离培养获得第2或3代BMSC,高密度培养后收集ECM,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ECM三维多孔状支架.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孔隙率、吸水率及生物力学测定等方法对材料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观察.取第3代成年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以5.......

    作者:徐燕;金成哲;唐成;魏波;裴璇;许光跃;桂鉴超;王黎明 刊期: 2014- 04

  • 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和定量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和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electroencephalogram,QEEG)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对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预后判断.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未经任何外加干预措施)、假手......

    作者:武俏丽;韩璐;蔡英;王辰;莫丽冬;张雪青;黄慧玲 刊期: 2014- 04

  • 创伤性脑损伤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研究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可控皮质打击方法建立小鼠中度TBI模型,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伤组、假手术组,创伤组又分为3个亚组:24h、7d及1个月组,每组10只.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伤后24......

    作者:赵子艾;宁亚蕾;杨楠;彭艳;熊仁平;陈惺;白伟;周元国 刊期: 2014- 04

  • 高压氧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和CD62p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56只SD大鼠按抽签法随机分为7组:TBI6h组、TBI48h组、TBI96h组、高压氧6h组、高压氧48h组、高压氧96h组以及假手术组,每组8只.建立侧位液压撞击致重度TBI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在相应时相点检测各组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和CD62p......

    作者:雷箴;王国忠;贾兴元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