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

    目的回顾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治疗,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74例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15~63岁,平均39岁.患者至少有半年以上的病史,有两次以上的反复扭伤史.所有患者均行6周以上的保守治疗.4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改良的Brostrom术12例,Myerson法8例,Chrisman-Snook法21例.对其他并发的病理问题需同时处:其中腓骨肌腱滑脱加固术6例,跟腱挛缩延长术9......

    作者:徐向阳;刘津浩;朱渊;李鸿庆;钱龙杰 刊期: 2009- 06

  • Letenneur Ⅱ型Hoffa骨折九例

    Hoffa骨折原指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1904年由Hoffa首先描述.Leten-new等[1]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及走向将Hoffa骨折分为二型,并将其应用于内侧髁冠状面骨折的分型.......

    作者:董立明 刊期: 2009- 06

  • 自体骨软骨柱及骨膜骨柱混合嵌入修复大面积骨软骨复合缺损

    骨软骨缺损是指同时有软骨下骨和软骨的复合缺损,重建坚强的软骨下骨支撑和光滑的软骨面对于远期效果同等重要.......

    作者:张海宁;冷萍;王英振;吕成昱;王湘达;王昌耀 刊期: 2009- 06

  • 后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分析

    尺骨冠状突骨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常与肘关节脱位并发.张颖等[1]建议尺骨冠状突骨折需积极处理,重视软组织及韧带的检查及处理,尽量保留桡骨小头的完整性.由于损伤机制的不同,尺骨冠状突骨折可以有不同类型,并伴有肘关节其他损伤.......

    作者:阿良;赵忠海;张勇;陈宾 刊期: 2009- 06

  • 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凝血状态观察

    越来越多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1].因此,检测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其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禹华玮;梁冰;王金乐;胡峰;李贤;路颖 刊期: 2009- 06

  • 桡骨小头骨折的治疗

    目的根据桡骨小头骨折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切除、人工桡骨小头置换等方法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并分析其疗效,总结适宜的桡骨小头骨折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1月-2008年5月收治的48例桡骨头骨折(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9例(均为MasonⅠ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28例(MasonⅠ型1例,MasonⅡ型14例,MasonⅢ型13例);桡骨小头切除8例(Ma......

    作者:张培训;徐海林;陈建海;薛峰;党育;杨明;王天兵;张殿英;傅中国;张宏波;姜保国 刊期: 2009- 06

  • 新型纳米非病毒基因转运系统治疗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一个靶向于软骨的体内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研究一种临床可用的促进软骨修复的方法.方法将高分子量的壳聚糖(highmolecularweightchitosan,HMWC)适度降解为低分子量的壳聚糖(lowmolecularweightchitosan,LMWC).并与hTGF-β1的质粒复合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微粒.经过体外的检测和实验后,这些纳米复合物被进一步注射到伴有全层软骨缺损的新......

    作者:王瑞;郭亭;曾晓峰;周利武;董磊;张峻峰;赵建宁 刊期: 2009- 06

  • 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与临床研究进展

    1910年,Mixter等[1]用丝线固定寰椎后弓和枢椎棘突,开创了寰枢椎内固定技术的先河.此后,学者们创建了一系列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按入路分为前路技术和后路技术.......

    作者:钟小明;权正学 刊期: 2009- 06

  • 挤压综合征与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CS)是指大腿、臀部等肌肉丰富的肢体受到长时间严重挤压后出现肌红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氮质血症等病理改变,并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

    作者:黎宁;彭阿钦 刊期: 2009- 06

  • 颅骨大骨瓣减压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16例

    颅脑损伤导致恶性颅内高压是颅脑外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目前广泛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来缓解颅内高压,其并发症也逐渐开始为临床医师所重视.笔者现对2003-2008年间收治的大骨瓣减压术并发对侧硬膜下积液(SDH)患者16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法云;童军卫;潘临证;王坚;刘补兴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