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7年第12期文章
  •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损伤之一,多由直接暴力所致,治疗方法目前较多,但各有利弊.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0月,笔者对36例肩锁关节脱位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治疗,术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万祥;赵胡瑞;董晖;黎苑;侯巍;陆永江;刘刚 刊期: 2007- 12

  • 成人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特点与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2005年6月31例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患者31例,其中Meyers-McKeeverⅡ型5例,Ⅲ型12例,ZaricznyiⅣ型14例;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12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10例.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A组)17例和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B组)14例,进行平均2.9年的随访.结果两组不同程度伸膝功能......

    作者:孙康;盖彭宙;徐强;刘金钊;王立德;于腾波 刊期: 2007- 12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脱钩原因分析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具有固定牢固、可早期锻炼、并发症少等优点,不过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其中钢板尖钩脱出即脱钩是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朱义用;严松鹤;汪建良 刊期: 2007- 12

  • 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内固定器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制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新型内固定器械,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根据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特点及动力髋螺钉(DHS)的优缺点,设计由2枚加压螺栓、套筒及可拆卸钢板、拉力螺钉组成的钉板系统[(微创动力髋钢板MIDHP)].采用新鲜尸体,与DHS作标本的生物力学比较测试.结果MIDHP组的压缩刚度为(1612.2490±237.1478)N/mm,扭转刚度为(4.4157±0.6739)N......

    作者:水小龙;孔建中;翁益民;陈龙;王向阳;王振文;陈华;徐华梓;郭晓山 刊期: 2007- 12

  • 严重烧伤大鼠CD4+ 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内毒素的变化

    严重烧伤导致内毒素血症,与此同时,机体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目前对烧伤后内毒素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失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上[1,2],对细胞免疫功能在此过程中的作用阐述较少.......

    作者:傅颖珺;谢勇;石俊强;李国辉 刊期: 2007- 12

  • P物质对糖尿病鼠难愈创面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外源性感觉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P,SP)对糖尿病鼠难愈伤口的作用及其对创缘表皮干细胞(ESCs)迁移的影响.方法筛选糖尿病成模大鼠5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P组.于实验鼠背部制备2个直径1cm的全层皮肤切割伤口.SP组伤口给予外源性SP.分别于伤前及伤后4,7,10,14,17,21d描记伤口大小,动态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伤口上皮化速度和质量,并以角蛋白......

    作者:刘育杰;赖西南;王正国;郭文治;黄晖;王丽丽 刊期: 2007- 12

  •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定期摄X线片,取骨痂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骨痂BMP-2、IGF-1,ELISA法检测血清BMP-2、IGF-1.结果2周BMP-2灰度值:实验组为149±8,对照组为107±7(P<0.01);2周IGF-1灰......

    作者:宫明智;邢德国;刘中浩;武士清 刊期: 2007- 12

  • 明胶、京尼平作为赋形剂黏合颗粒骨修复兔桡骨缺损

    目的探究京尼平(C11H14O5)交联明胶的特性及其复合颗粒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从交联度、细胞毒性、溶胀度、体外降解率等方面,观察交联时间和京尼平浓度对京尼平交联明胶特性的影响.以兔桡骨缺损为模型,分为空白组、颗粒骨组、黏合颗粒骨组,通过X线、组织学切片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随着交联时间和京尼平浓度增加,交联度增加,溶胀度和降解率降低;各组材料细胞毒性均很低;京尼平交联明胶可有效黏合颗粒......

    作者:金勋杰;闫景龙;迟志永;王新涛;徐公平;杨显生 刊期: 2007- 12

  • 非心脏外科围手术期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与评估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手术的广泛开展,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日益增多,大大地增加了手术风险.合并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17%,而无冠心病患者发生率为0.1%~0.2%,存在明显差异,且80%的围手术期死亡是心血管疾病所致[1,2],采用围手术期评估系统后,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率由7.6%降为1.9%[3,4],由此可见,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预测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纯光;刘朋;马雄君 刊期: 2007- 12

  • 脑损伤的干细胞治疗现状与展望

    由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脑卒中等急性损伤和脑退行性病变(如帕金森、老年痴呆等)引起的脑损伤后果为严重,致死和致残率较高.......

    作者:徐如祥;陈中灿;姜晓丹 刊期: 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