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亚低温后脑损伤组织提取液对体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目的模拟创伤性脑损伤(TBI)脑组织经亚低温治疗后的化学微环境,探讨该环境对体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大鼠仅开骨窗,不行冲击损伤;TBI组大鼠仅行冲击损伤;亚低温组大鼠经TBI后行亚低温治疗,各组6只.采用电子脑皮质挫伤撞击仪制作大鼠TBI模型.给予全身亚低温(33℃)治疗4h后,获取大鼠模型损伤区域脑组织的匀浆液.模拟脑组织......
作者:陈以胜;赵明亮;梁海乾;陈翀;涂悦;张赛;孙洪涛 刊期: 2016- 01
-
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预警指标的研究进展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各种创伤、感染、外科手术、胸外心肺复苏后,患者先后或同时出现2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以至无法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1].随着受罹的器官数量增加,患者病死率可从27%增至100%,MODS救治成功率将直接影响创伤的总体救治成功率.虽然国际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MODS的发生率却没有降低.......
作者:马晓媛;肖雅;田李星;梁华平 刊期: 2016- 01
-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创伤性脑损伤治疗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大多发生于青壮年,通常是由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造成的外部脑损伤,是青壮年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所有外伤中约有20%是TBI,治疗TBI相关花费较高,但是治疗方案却是少之又少,目前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2].TBI后数分钟内,细胞内外离子梯度失衡,同时机体产生毒性自由基增多,导致细胞毒性水肿,发生兴奋性中毒.......
作者:杨志;李天;胡伟;蒋帅;杨阳 刊期: 2016- 01
-
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白质损伤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张量成像(DTI)分析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脑白质各个参数值的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TBI患者17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13分组(轻度组,10例)和≤12分组(中重度组,7例).另选取1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磁共振张量成像(DTI)检查,并使用Neuro3D软件测量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内......
作者:朱永山;张玉龙;程海云;李晓光;熊坤林 刊期: 2016- 01
-
3D打印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3D打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成型原理,包括熔融沉积(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立体平版印刷(stereolithographyappearance,SLA)、选择性激光结烧(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和光固化(digitallightprocessing,DLP),以丝状塑料......
作者:王成焘;李墨楚;杨立志 刊期: 2016- 01
-
3D打印辅助置钉技术在颈椎外科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数字化医学作为一项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新老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致力于脊柱外科相关数字医学技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脊柱各部位椎体骨骼形态不规则、个体差异较大、邻近脊髓血管等重要脏器组织,导致诸多脊柱外科内固定技术应用存在潜在的风险.因此,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置钉技术、3D打印椎体模型引导下辅助置钉技术,可有效辅助解决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治疗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降低......
作者:胡勇;袁振山 刊期: 2016- 01
-
3D打印技术给脊柱外科领域带来的变革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3D打印是相对二维打印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实体打印与制造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将二维平面结构逐层堆积,从而获得3维实体的技术.近年来,网络媒体对3D打印技术在日常生活及工业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时有报道.3D打印技术尤其在医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笔者就3D打印技术在......
作者:尹庆水;王建华 刊期: 2016- 01
-
积极推进中国创伤救治的规范化培训
2007年原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伤害约2亿人次,死亡70多万人,约占死亡总人数的9%,居死因第5位[1].与创伤患者不同,择期手术患者不存在多脏器/体腔严重毁损伤,生理机能稳定,无不可控性出血和污染,有充足的时间评估和诊断病情等,故择期手术患者的处置策略和技术并不适用于创伤患者救治.......
作者:张连阳;张茂;白祥军 刊期: 2016- 01
-
胸腔镜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治疗中的应用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常见于严重的胸腹联合伤,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直接暴力等是造成胸腹部损伤的常见原因[1].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导致浮动胸壁,严重影响正常呼吸、循环功能,创伤性膈疝引起的腹腔脏器疝入胸腔致病情更加复杂、严重.因此,早期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尤其胸腔镜手术治疗,相比常规剖胸手术更安全、方便,创伤小,恢复快.笔者选择我科2009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35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创伤......
作者:钟京;易云峰;陈检明;焦昌结;宋志明 刊期: 2016- 01
-
腹部损害控制性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刨伤患者接受损害控制性术(DCO)后的早期死亡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归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3月146例患者临床资料,早期死亡定义为首次术后72h内、确定性手术之前的死亡,并据此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记录两组性别、年龄、受伤时间、损伤分类、生命体征、是否需要心肺脑复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
作者:朱承良;童波;严培军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兔髋臼后壁骨折模型建立及验证
- 2 26例心脏刀刺伤的急救
- 3 42例腘动、静脉损伤的治疗
- 4 影响颅脑外伤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
- 5 动脉内栓塞治疗肝、肾损伤出血七例
- 6 腹部撞击致肝破裂的机制与临床特点
- 7 急性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 8 外伤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治
- 9 寰枕关节脱位或不稳定
- 1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 11 三位一体化救治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 12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 13 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 14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剂促进深Ⅱ度烧伤愈合
- 15 AO空心加压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构型和定位的研究进展
- 16 创伤急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 17 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 18 兰德尔公司诚征经销商
- 19 金属大头髋(ASRTM XL)的临床应用特点
- 20 晚期妊娠合并创伤六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