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小切口内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内应用0-0可吸收普迪思圈套线(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4例患者均为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20~45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运动损伤27例,摔伤6例,重物击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6d,平均3d.所有患者均行微创小切口,应用PDS-Ⅱ线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术后于踝跖屈30°位短腿石膏固定,6周后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8......

    作者:傅重洋;曲巍;程超;鲁明;蒋华军;吕德成 刊期: 2012- 10

  • 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影像学研究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影像学特点、骨折块形态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9年2月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47例,运用Starpacs系统在CT片上精确测量骨折特点和骨折块的形态.回顾性研究47例患者经胫骨平台前外侧入路联合前内侧入路、外侧髁钢板加内侧髁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后内侧髁为劈裂骨折,移位较小,骨折不稳定,骨折块呈倒三棱体,较完整;后外侧髁骨折为压缩性骨折.......

    作者:楚宇鹏;孔建中;施俊武;李武 刊期: 2012- 10

  • 医用磷酸钙和硫酸钙骨替代物在骨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合成的医用磷酸钙和硫酸钙在骨缺损中行骨替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骨创伤合并骨缺损患者85例,按骨替代物选择不同分为磷酸钙组(43例)与硫酸钙组(42例).均进行骨科常规处理,行外固定(外固定架、石膏)或内固定(钢板、钢针).磷酸钙组43例均使用医用磷酸钙,硫酸钙组42例均使用医用硫酸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替代物吸收时间.结果本组8......

    作者:陈志强;于洪建;韩立仁;韩士章 刊期: 2012- 10

  • 羟基磷灰石和二氧化锆梯度复合生物材料修复犬骨缺损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二氧化锆(zirconia,ZrO2)梯度复合材料与骨界面的结合情况及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在24只Beagle犬腰椎椎体制作骨缺损模型,依次植入HA/ZrO2梯度复合材料(A组)、HA/ZrO2单层复合材料(B组)、单纯ZrO2材料(C组)、单纯HA材料(D组),分别于术后6,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材,6,12周处死动物前肌肉注射盐酸......

    作者:全仁夫;戚记伟;杨迪生;黄忠名;李伟;徐金渭;吴晓春 刊期: 2012- 10

  •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ICMA-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细胞凋亡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

    作者:邓永兵;刘科;唐文渊;蒋雪 刊期: 2012- 10

  • 跟骨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现状

    跟骨结节是跟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后足的外形和下肢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单纯跟骨结节骨折较为少见,一些轻微的跟骨结节骨折在诊疗过程中容易被忽视.因此,笔者针对目前跟骨结节骨折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加深对该骨折的认识.1跟骨结节部的解剖特点跟骨结节部是跟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足弓及缓冲负重上有重要意义.跟骨结节部的后方呈基底在下的三角,表面覆盖了一层纤维软骨,其厚度从顶端约200μm逐......

    作者:余霄;俞光荣;庞清江 刊期: 2012- 10

  • 三维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炎、颅内动脉瘤、烟雾病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它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疾病往往急性起病,进展迅速,因此及时、快速、准确诊断对正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CTangiographicimaging,3D-CTA)是20世纪......

    作者:卢剑波;孙晓川 刊期: 2012- 10

  •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穿刺清除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CT定位引导穿刺抽吸、液化、引流血肿,1~3d内血肿基本清除后拔出穿刺针.结果术后24h内复查CT示血肿减少>80%.意识清醒者穿刺后头痛、呕吐症状明显好转.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16例,4分15例,3分4例.继发脑积水1例,癫痫2例.结论选择性应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清除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可靠......

    作者:单宝昌;成立峰;荆曰松;张留龙 刊期: 2012- 10

  • 细胞凋亡在脓毒症免疫紊乱中作用及其调控途径的思考

    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及外科大手术应激后常常并发脓毒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脓毒性休克甚至MODS,是临床危重症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脓毒症和MODS病情进展迅速、临床处理棘手、患者预后不良,已成为现代创伤外科及危重病医学面临的突出难题.近年来的资料提示,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突出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其中大量免疫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凋亡进而诱发免疫功能失调被认为是脓毒症发生的......

    作者:姚咏明;祝筱梅 刊期: 2012- 10

  • 脓毒症休克血管低反应性机制及临床对策

    脓毒症休克依然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危重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尽管脓毒症患者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高度激活,但是许多患者对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非常棘手的顽固性低血压.其原因与内毒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功能损伤、全身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血管低反应性、甚至血管麻痹性舒张等病理生理过程有关.笔者就如何针对血管低反应性的机制来选择适当的治疗措......

    作者:郇京宁;郭峰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