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磷酸钙水泥填充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磷酸钙水泥(CP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人桡骨18根,制成桡骨远端骨折伴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CPC、克氏针、CPC+克氏针固定,测定在100N压缩强度下桡骨压缩刚度和远端骨折块的旋转位移情况、压缩位移2mm时的抗压缩强度、大压缩强度.结果在压缩力至100N时,3组的抗压刚度值没有明显差异,远端骨块在冠状面(桡尺方向)和矢状面(掌背方向)两个平面上的旋转角度也没有......
作者:苗军;王继芳;汪爱媛;赵程;卢世璧 刊期: 2006- 04
-
高氧液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作用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视觉诱发电位(VEP)变化规律及VEP检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作用,并评价高氧液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4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分为37例治疗组(高氧液治疗组)和47例对照组,分别于第1,7,14,21天进行VEP检查,分析比较振幅、潜伏期、视力变化情况及后治疗效果.结果伤后1~7d已开始出现VEP振幅下降,7~14d达峰值,21d已明显减轻;治疗组VEP异常......
作者:张俊峰;杨安怀;邢怡桥;艾明 刊期: 2006- 04
-
种子细胞双相接种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体外成熟的研究
目的比较观察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构建组织工程骨对种子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体外扩增、诱导分化,然后应用双相接种法和静置接种法与脱钙骨基质(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体外培养3周,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密度、形态及基质分泌情况,并在不同时相点测定组织块中DNA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含量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
作者:吕仁发;周强;许建中;罗飞;曾玲 刊期: 2006- 04
-
45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诊治
创伤性膈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存在争论,而早期诊断创伤性膈肌损伤仍然较为困难.遗漏创伤性膈肌损伤将导致疝,严重者易发生疝嵌顿、坏死等严重后果[1].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5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4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俊;高劲谋;李帮春 刊期: 2006- 04
-
电视腹腔镜在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自1999年1月至2002年6月,我科采用电视腹腔镜技术诊治23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家辉;曾新中;李晓毅;袁颖 刊期: 2006- 04
-
髂骨皮瓣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
随着现代化交通和制造业的发展,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由于骨块丢失或骨质较多压缩造成骨缺损,成为创伤骨科中常见的、治疗上比较棘手的病种,而且由于治疗不当常常导致骨不连和骨髓炎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所应用髂骨皮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东柱;范启申;周祥吉;何新伟 刊期: 2006- 04
-
高速公路交通伤的一体化救治体会
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目前占各种伤亡的第一位[1].高速公路交通伤又以受伤人数多、伤情重且多为高能量伤、多发伤、死亡率高为显著特点.伤后早期死亡者占到受伤人数的50%以上,及时准确高效的救治是有效降低伤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和核心[2-4].为提高高速公路交通伤的救治水平,我院自1999年10月与杭州市高速公路交警协作,采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手术一体化救治模式,......
作者:施建国;侯振海;刘志荣;龚清;夏俊杰;黄宏前;史毅斌;姚军;胡伟群 刊期: 2006- 04
-
膈肌覆盖缝合法治疗肝右后叶膈面破裂
重度右肝外伤患者出血快,病情危重,应迅速手术争取控制出血.除了已公认的单纯缝合、清创性肝切除,肝动脉结扎和纱布填塞法外,笔者自1995年2月至2005年2月用膈肌缝合覆盖压迫法治疗重度(Ⅲ~Ⅳ级)右肝后叶膈面破裂患者13例,并进行了近远期观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桂春;陈发清;岳云林;黄万成 刊期: 2006- 04
-
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的预测研究进展
尽管严重创伤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已取得进展,但创伤后并发症如感染/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的发生率及其引发的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为上述并发症的发作凶险、发展极快,一经明确诊断,即使采用目前先进的治疗手段与治疗措施也难以遏制其发展进程.如能早期预测创伤后并发症及死亡结局,并对高危创伤患者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则可有效降低创伤后并发症的......
作者:梁华平;王正国 刊期: 2006- 04
-
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有关骶骨骨折的描述早可一直追溯至公元7世纪.骶骨骨折发病率不高,但在临床诊治中很容易漏诊,近年来国内文献中专文报道较少见.笔者就近年来骶骨骨折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永刚;丁海雷;杨菲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氨甲环酸对创伤患者死亡率、血管栓塞性并发症和输血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全译)
- 2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 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烫伤大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逆转录病毒介导v-myc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5 创伤后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左旋咪唑的调节作用
- 6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儿童脊柱手术中的监测作用
-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 8 单侧和双侧伤椎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比较
- 9 后路动态内固定装置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研究进展
- 10 177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救治
- 11 严重创伤性肝破裂的急救
- 12 重视胸腰段骨折治疗
- 13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 14 髁突矢状骨折复位钳的研制及临床效果评价
-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 16 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腺苷三磷酸酶6,8基因表达及线粒体功能的改变
- 17 颈内静脉损伤救治成功一例
- 18 胸部火器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
- 19 生物喋呤在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症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 20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