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5年第12期文章
  • 踝关节镜下前方联合跗骨窦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

    目的探讨踝关节前方入路联合跗骨窦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例踝关节前后联合撞击综合征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65岁,平均45岁.左踝9例,右踝3例.8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扭伤5例,慢性扭伤3例,另外4例无明确外伤史.采用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跗骨窦入路及后外侧入路,同时清理前后踝骨赘,术中未采......

    作者:宋斌;李卫平;陈仲;杨睿;侯景义;谭伟权 刊期: 2015- 12

  • 关节镜下喙锁韧带增强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缝线增强喙锁韧带与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2年3月治疗的47例Rockwood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17~45岁,平均34.8岁.左肩32例,右肩15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关节镜下使用膝关节韧带重建技术的缝线钢板增强喙锁韧带(三角韧带与斜方韧带)治疗(韧带增强组)23例,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钢板组)2......

    作者:皇甫小桥;王海明;张长青 刊期: 2015- 12

  • 带线锚钉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

    目的分析带线锚钉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35~53岁,平均43岁.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足5例,右足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1~40d,平均26.3d.B超确诊10例,MRI确诊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断裂跟腱,术后无须外支具固定,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观察伤口并发症情况,术后6,12,18......

    作者:祁洁;卫文博;段亮;李伟伟 刊期: 2015- 12

  • 不同入路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距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软组织撕裂,造成距骨血供障碍.传统踝内侧或前外侧入路手术显露及骨折复位困难,还可能进一步损伤距骨血供,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及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3].采用内外踝截骨治疗距骨骨折可以减少距骨周围软组织医源性损伤,更好地保留距骨残留血供,提高骨折复位质量,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2008年8月-2014年6月采用内外踝截骨或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距骨骨折16例,并......

    作者:周友龙;张旭元;毕道弛;陈星 刊期: 2015- 12

  • 脑苷肌肽注射液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对实验性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30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脑苷肌肽高剂量治疗组(1.8ml/kg,高剂量组)、脑苷肌肽中剂量治疗组(0.6ml/kg,中剂量组)和脑苷肌肽低剂量治疗组(0.2ml/kg,低剂量组).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脑外伤模型,术后连续给药28d,记录动物死亡率,神经......

    作者:谭亮;马康;李荣伟;唐俊;陈前伟;刘昕;冯华 刊期: 2015- 12

  •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介质及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炎症介质及其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16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Tet治疗组和假手术组,每组54只.损伤组、Tet治疗组采用Allen's打击法制备SCI动物模型,Tet治疗组于伤后30min、24h、48h尾静脉注射Tet22.5mg/kg,损伤组、假手术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于伤后6,......

    作者:罗春山;邓忠良;李青;邱冰;陆延盛;姚书耽 刊期: 2015- 12

  •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作用

    目的探讨自体骨膜移植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7只大白兔建立ACL横断损伤模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自体骨膜移植+缝合固定,12只)、对照组(单纯缝合固定治疗,12只)和空白对照组(仅行关节切开术,3只).术后12周取大体标本并利用Markin评分观察和评价ACL损伤愈合、膝关节退变情况.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ACL组织病理改变、胶原纤维......

    作者:吴波;梁晓松;崔存宝;姜晓玲;许敏;孙磊 刊期: 2015- 12

  • Survivin基因敲减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细胞凋亡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urvivin基因敲减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成年小鼠海马齿状回凋亡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BL/6小鼠1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阴性对照组和Survivin基因敲减组(敲减组),每组28只.制作小鼠TBI液压打击模型.阴性对照组TBI后立即立体定向注射含有阴性对照RNA的重组腺病毒;敲减组TBI后立即立体定向注射含有shRNA......

    作者:张振;王海宁;李佳;康晓魁;蔡新旺;高南南;杨树源;张建宁;杨新宇 刊期: 2015- 12

  • 激动素在创面修复及皮肤美容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激动素(kinetin,KT)是60年前发现的第一个细胞分裂素,经过国内外60年的不断研究,人们对它的观念已从初的定义植物激素逐步发展为对动植物及人体起广泛作用的物质,并已把它应用于皮肤的美容护理和人体疾病的治疗[1-2].然而,KT对动物和人体的一些作用机制,以及对多系统的作用是否存在共同作用机制还不太清楚.笔者通过KT对动物及人体各系统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对它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作者:周云超;赵志力;张翠萍;付小兵 刊期: 2015- 12

  • 创伤/烧伤后T淋巴细胞数量、分布和功能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创伤/烧伤可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失衡,甚至引起严重感染和脓毒症[1].创伤/烧伤所带来的伤道(创面)局部感染、肠源性细菌(毒素)移位而导致的并发症已成为创伤/烧伤患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创伤后机体发生的一系列炎症反应将引起免疫功能的改变,而后期涉及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等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更是在很大程度......

    作者:余静;严军;梁华平 刊期: 201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