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桡骨远端骨折个性化治疗73例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骨科急诊患者的1/6,占全身骨折的6.7%[1].传统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的方法沿用了几十年,治疗效果确切,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手段.但近十多年来,各种桡骨远端的锁定钢板、解剖型钢板、外固定架不断被研发和应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逐渐得到广泛开展.其实,只有占桡骨远端骨折25%的关节内骨折的部分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数可以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2]......

    作者:端木群立;徐远;杨明;林杭;何俊;赵正旭;郝毅 刊期: 2014- 03

  • 股骨头、干三维互动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复位技术治疗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40例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研究组),术中应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技术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术后摄股骨颈正、侧位X线片,根据Garden指数评估股骨颈骨折复位质量,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切开复......

    作者:张长青;王清和;邱国良;张春啸;张文治;霍丽丽;韩晓军 刊期: 2014- 03

  •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的治疗策略及疗效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的治疗策略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3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4例;年龄19~53岁,平均35.3岁.采用非手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治疗.应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获12~84个月随访......

    作者:刘勃;陈伟;王娟;张奇;侯志勇;刘月驹;陈霄;张英泽 刊期: 2014- 03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脏器功能衰退,对于外伤及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无论外伤或手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液炎症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1-2].笔者研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意义,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2年4月-2012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60岁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7例......

    作者:宋富强;闵鹏;王天兵 刊期: 2014- 03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全髋关节置换23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30例.生物型假体50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全部为加长柄.入院距手术时间3~13d,平均6d.结果本组23例全髋手术时间80~11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260~410ml,平均350ml.30例半髋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

    作者:关群;熊小江;唐进;杨涛;廖乙名;程军 刊期: 2014- 03

  • 髋臼后柱骨折逆行拉力螺钉固定导向装置研制及初步验证

    目的设计经皮逆行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导向装置并验证其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33例正常成人骨盆(66个半骨盆)的螺旋CT扫描数据重建三维模型,以坐骨结节中心(O)、髂前上棘(A)与髂后上棘骨性突出点(B)连线中点(I)连线OI为中轴线置入虚拟圆柱体,直径6.5mm圆柱体在髂窝处低位的穿出点(i)到点O的距离即逆行拉力螺钉长度.记录圆柱体不进入关节的大直径即大螺钉直......

    作者:张丕军;洪顾麒;陈凯宁;张大保;张轩轩;赵辉;隆腾飞;陈鸿奋;王钢 刊期: 2014- 03

  • 切开复位内固定跟骨关节内骨折后载距突固定效果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载距突的固定情况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2年1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39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资料.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87例,Ⅳ型43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骨折复位后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或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术后2周内摄X线片和CT扫描,采用CT容积重建法的内置入物显像结合多平面重组成像(mul......

    作者:强敏菲;陈雁西;张坤;李浩博;戴号 刊期: 2014- 03

  • 3种内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创伤性比较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伴有骨质疏松和(或)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是外科医师的首要目标,这要求以小的手术创伤达到佳疗效[1].传统的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作为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2].20世纪90年代Gotfried设计的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compressionplate,PCCP)继承了DHS的滑动加压理念......

    作者:黄强;沈杰;王序全;许建中;谢肇 刊期: 2014- 03

  • 复合处理钛表面的制备及其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钛合金表面磨砂、酸蚀、碱热的复合处理,观察其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商用钛合金表面进行磨砂、酸蚀及碱热处理,分为表面光滑组(对照组),表面磨砂酸蚀(sandblastedandacid-etched,SLA)组(SLA组)和SLA-碱热(alkli-heat,AH)组(SLA-AH组),SD大鼠成骨细胞分别与三组钛合金体外共同培养.用细胞计数、细胞增殖实验、扫描电镜观察钛合金表......

    作者:冯彦博;王朝南;徐华梓;石仕元;陈建军;周进锋;唐慧斌;苟中入 刊期: 2014- 03

  •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中央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戊酸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中央管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45只Wister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损伤组(20只)和治疗组(20只).损伤组和治疗组采用Allen打击模型(打击强度为10g×15mm),制备T10节段急性脊髓损伤,治疗组在损伤后30min给予丙戊酸治疗,按300mg·kg-1·d-1经腹腔分2次注射,直至各损伤时相点;损伤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相同......

    作者:刘胜群;刘月强;赵素贞;蒋艳群;李轶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