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损害控制技术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损害控制技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应用损害控制治疗的166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68例,女98例;年龄(85.23±3.19)岁.AO分型:A1型18例,A2型89例,A3型59例.围术期实施损害控制治疗,运用改良生理学与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hysiologicalandoperativeseverityscorefor......

    作者:王蒙;周雪峰;白克文;鲍磊;彭军;马晓明;周家宁;伍佳剑 刊期: 2014- 12

  • 动态与静态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

    目的对比动态和静态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年1月-2012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4期)等数据库,收集动态与静态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s),并由2名评价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

    作者:王杰;马信龙;马剑雄;徐卫国;邢丹;杨阳;朱少文;马宝意;陈阳 刊期: 2014- 12

  • 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

    目的探讨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固定的疗效.方法2009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真骨盆缘完整的髋臼高位前柱骨折6例,其中挤压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参照谭国庆等分型:单纯型4例,粉碎型2例.采用髂股入路先行髋臼顶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固定,后复位、重建钢板固定髂骨翼及髂嵴.结果6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6......

    作者:周炎;刘世清;瞿新丛;余铃;廖琦;黄涛;赵奇;张春 刊期: 2014- 12

  • 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体感诱发电位和突触素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和突触素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4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TBI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5只.亚低温组和TBI组经左侧头部液压打击制作TBI模型,亚低温组于TBI后给予亚低温干预(32~3......

    作者:武俏丽;蔡英;范维佳;蒲珂;黄慧玲 刊期: 2014- 12

  •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脂肪组织抵抗素水平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抵抗素在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5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BI组和对照组.TBI组包括TBI后12,24,72h、1,2,4周6个时相点,每时相点8只;对照组8只.采用实时PCR测定大鼠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Westemblot印迹法测定皮下脂肪组织抵抗素蛋白表达,ELISA法......

    作者:孙来芳;王志翊;朱烈烈;张荣;吴钒;陈大庆;卢中秋 刊期: 2014- 12

  • 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PARP抑制剂PJ34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及MMP-9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PJ34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通透性及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BALB/c雄性小鼠136只......

    作者:陶晓刚;刘佰运;陈学涛;郝淑煜;田润发 刊期: 2014- 12

  • 不同方法诱导兔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别用细胞共培法和诱导液培养法诱导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stemcells,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比较两种方法的诱导效果.方法分离培养新西兰大白兔ADSCs和软骨细胞,分别培养至第2代用于实验.根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分为三组:(1)对照组:将ADSCs接种于6孔板,普通高糖培养液培养;(2)细胞共培组:将软骨细胞和ADSCs分别接种于Transwell6孔板的上层和下层,......

    作者:许海委;徐宝山;杨强;夏群;李秀兰;张杨;马信龙;伍耀宏;刘子颐 刊期: 2014- 12

  • 高压氧治疗兔颅脑爆震伤后应激性溃疡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兔颅脑爆震伤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9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爆震伤组40只和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40只.爆震伤组和高压氧组采用纸雷管爆炸建立兔颅脑爆炸伤应激性溃疡模型,各自又分为伤后6,24,72h和7d4个亚组,每亚组10只.检测各组胃溃疡指数,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blue-periodic......

    作者:刘卫;唐郡;朱斌;张永明;刘家传 刊期: 2014- 12

  • BMSCs膜受体CXCR4和CXCR7表达及其在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BMSCs膜表面受体CXCR4和CXCR7的表达及其在BMSCs迁移中的作用,为骨创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C57BL/6小鼠经贴壁法培养获得第2代BMSCs,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MSCs膜表面受体CXCR4和CXCR7的表达.趋化因子CXCL12诱导BMSCs迁移实验分为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s迁移)、CXCL12组(含CXCL12无血清培养基诱导BMSCs迁......

    作者:李芳菲;张波;刘苹;翁土军;罗刚;邓蔓菁 刊期: 2014- 12

  • 成人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成年人中,尺骨鹰嘴骨折较为常见,约占所有上肢骨折的10%1.大多数尺骨鹰嘴骨折是由于直接暴力所致,也可由肱三头肌猛烈收缩所导致,但当肘关节过伸时,很少发生二.尽管尺骨鹰嘴骨折多为单发性损伤,但文献报道约17%的患者合并同侧桡骨近端骨折[3].必须要有真正的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价骨折的范围、移位和粉碎的程度、关节面累及的程度,还应注意冠突骨折、桡骨头骨折、肘关节骨折脱位等合并损伤,治疗中需要引起高......

    作者:王欣;梅炯;俞光荣;张世民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