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急性肺损伤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针对凝血纤溶途径进行干预,探索ALI/ARDS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1)选择成年雄性大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油酸组、丹参组、尿激酶组和盐水组,每组24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ALI模型.油酸组按0.2ml/kg注射油酸后不做其他处理;丹参组在给予油酸同时,推......
作者:张亮;李晓平;王旭晖;王勇强;宗志红;张卫东 刊期: 2015- 07
-
载脂蛋白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血管再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256只C57BL/6J雄性基因野生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等渗盐水组、apoE拟肽干预组,每组又分为创伤后1d和3d两个亚组,每亚组32只.采用控制性气压冲击法构建小鼠TBI模型.apoE拟肽干预组为创伤后每24......
作者:江涌;秦兴虎;游红;郐莉;曹芳;刘杰什;贺杰;庞金伟;彭建华 刊期: 2015- 07
-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放射复合伤后损伤区皮层的自噬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皮层神经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放射复合伤(TRI)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58只SD雄性成年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5只)、单纯创伤性脑损伤(TBI)组(15只)、单纯放射性脑损伤(RBI)组(14只)和TRI组(14只).TBI组为通过液压致侧方液压皮层损伤;RBI组接受60Co全身单次4.5Gy照射;TRI组皮层液压损伤模型制备成功后30min内接受60Co全身单次4.......
作者:万志平;骆纯;谢天浩;钱俊;张磊;叶晶亮;陈峰;朱俊乐 刊期: 2015- 07
-
新型药物缓释尿道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
目的评估新型生物可降解紫杉醇缓释尿道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5只成年新西兰雄兔,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其中20只为实验组,利用自行设计的爆炸装置成功构建创伤性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后,外科手术直视下置入生物可降解紫杉醇尿道支架.其余5只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术后4,8,12周时通过尿道镜、逆行尿道造影和组织学检查评估药物支架修复创伤性尿道狭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所有支架均在直视下成功置......
作者:王忠新;李钢;洪宝发;符伟军 刊期: 2015- 07
-
皮肤角朊细胞的培养
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构成.其中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KC)是表皮层主要功能分化细胞,其体积小、胞体圆,呈粟米样外观.KC是伤口再上皮化/创伤类药物研发、无瘢痕愈合以及组织工程皮肤的重要细胞[1-4].因此,KC的培养和扩增至关重要.作为贴壁生长细胞,KC无论来自原代培养还是细胞系,其在体外环境贴壁性差,细胞活力低,增殖缓慢[5].此外,KC生长所需的培养基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其他细胞......
作者:刘雪来;高鹏;杜娟;李怀宁;丁凤姝;黄格元 刊期: 2015- 07
-
光化学组织粘合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组织损伤的传统修复方法大多采用针线缝合术,但缝线可产生异物反应,且穿针和打结不可避免地会对组织产生再次损伤,甚至破坏组织结构及毛细血管床,产生局部缺血或形成感染灶、炎症反应—纤维化,导致瘢痕形成.近年来,免缝合组织损伤修复技术引起广泛的研究并在临床应用.笔者就光化学组织粘合(photochemicaltissuebonding,PTB)技术在不同组织损伤修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丁宝志;姚敏 刊期: 2015- 07
-
骨髓炎清创技术的研究进展
骨髓炎的治疗一直是骨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炎症的控制及清创后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是骨髓炎治疗的两大难题.反复清创和置管冲洗不断增加患者的痛苦,让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如何通过清创实现对炎症的有效控制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虽然目前一些新型辅助工具如负压封闭引流(VSD)[1]、脉冲冲洗等使清创变得简单,但效果并不满意,且炎症容易复发.真正彻底而有效的清创才是控制感染的关键.清创手术既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作者:傅景曙;谢肇 刊期: 2015- 07
-
口服抗凝药物患者轻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特点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病患者中需要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人数增多.这些药物包括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该类药物的应用降低了患者体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特别是颅脑外伤后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的风险.临床上遇到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绝大多数通过病情观察和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但伤前如果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则其病情转变为中重型的风险明显增加.笔......
作者:阎仁福;邱晟;陈钟樑 刊期: 2015- 07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得分正常的颅脑创伤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价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得分正常的颅脑创伤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能力.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经MMSE测评正常的颅脑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MSE及MoCA测评,根据MoCA测评结果(以26分为界值),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26分)和认知正常组(MoCA≥26分),比较两组患者在MMSE和MoCA测评......
作者:张一;姚秋近;陈超;吴野环;张瑜;王涯;杨伊林 刊期: 2015- 07
-
CT定位开颅手术治疗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目的探讨CT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对外伤性脑脊液鼻漏(TCFR)漏口的诊断价值及开颅手术治疗延迟性TCFR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9例延迟性TCFR患者,均为男性.分析CT影像学资料与术中探查所见脑脊液漏口部位的一致性,观察开颅手术自体组织多层次修补漏口治疗延迟性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后鼻漏的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根据术前CT颅底薄层扫描及三维立体重建显示的颅底骨折和......
作者:龙连圣;王伟;辛志成;李夏良;蒋超超;苏强;吴钟华;程赟;章红梅 刊期: 2015- 07
动态资讯
- 1 外伤性肾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 2 关节周围骨折的治疗策略
- 3 微波脱钙在骨组织原位杂交中的应用
- 4 微创诊疗技术治疗进行性血胸62例
- 5 多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6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12例
- 7 MRI对急性脊髓损伤的评价
- 8 肌成纤维细胞在皮肤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9 纳米反义寡核苷酸运载体与重型颅脑损伤的基因治疗
- 10 下腔静脉合并胃、十二指肠破裂救治成功一例
- 11 重大自然灾害灾区医疗应急工作初探
- 12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
- 13 体外氧糖剥夺损伤诱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海马神经元中的动态变化
- 14 损伤控制性手术相关并发症诊治进展
- 15 股骨近段矢状位纵向劈开成形在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 16 胸腰椎完全性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 17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 18 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评估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风险的价值
- 19 C57BL/6和BALB/C小鼠创伤反应差异性初步探讨
- 20 十二指肠损伤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