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凝血因子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相关性
袁强;吴惺;张大龙;卢香琼;虞剑;杜倬婴;胡锦
关键词:因子Ⅶ, 脑损伤, 脑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Ⅶ(FⅦ)与小鼠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关系,为重组人FⅦ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12只BALB/c雄性小鼠分别给予1,3,5,10 mg/kg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注射动物尾静脉,每剂量组3只,另3只注射等渗盐水,注射后2d予眼球取血,PCR检测肝脏FⅦ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FⅦ浓度,底物显色法检测血浆FⅦ活性;选择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来抑制小鼠FⅦ的表达.(2)3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Ⅶ抑制组和对照组,FⅦ抑制组给予佳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对照组则给予同等剂量的脂质体包裹的阴性对照siRNA,每组15只,均建立脑挫裂伤出血模型,于伤后3,24,72 h检测两组脑挫裂伤出血量;伤后24,48 h观察两组血肿体积. 结果 (1)1,3,5,10 mg/kg脂质体包裹的FⅦsiRNA抑制后,肝脏FⅦ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血浆FⅦ浓度和活性也明显下降.FⅦsiRNA的佳剂量为3 mg/kg.(2)FⅦ抑制组伤后3,24,72 h相对脑出血量分别为1.46±0.10,1.82 ±0.23,2.28±0.15,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00 ±0.25,1.20 ±0.31,1.20±0.22)(P<0.05).伤后24,48 hFⅦ抑制组血肿体积分别为(6.7±1.5)mm3、(9.8±1.0)mm3,均较对照组[(5.2±1.2)mm3、(5.5±1.5)mm3]明显增加(P<0.01). 结论 体内FⅦ浓度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脑挫裂伤出血后给予FⅦ可以显著降低进展性脑挫裂伤出血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