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晶状体蛋白促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突起生长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晶状体内各主要可溶性晶状体蛋白对离体培养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ganglioncells,RGCs)存活和突起生长的作用,为视神经损伤后再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分子排阻凝胶色谱法分离纯化晶状体中各主要可溶性晶状体蛋白——α、β-H、β-L、γ晶状体蛋白,再通过SDS-PAGE电泳、肽质量指纹图谱方法鉴定其为目的蛋白质后,按组分别进行RGCs离体培养试验,观察RGCs......
作者:刘康;王一;王艳华;牛建军;曾玉晓 刊期: 2007- 01
-
成批烧冲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
目的总结烧冲复合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经验.方法2005年6月7日收治一批5例烧冲复合伤患者,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TBSA)的80%~97%[(89.6±7.2)%],其中Ⅲ度面积达TBSA的75%~92%[(83.4±7.3)%],所有患者已行气管切开.对这些患者病情变化特点进行总结,动态测定部分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对1例死亡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了检查.结果除1例入院时已并发脓毒性休克于入院后23h......
作者:柴家科;盛志勇;陆江阳;文仲光;杨红明;贾晓明;李利根;曹卫红;郝岱峰;申传安;庹晓晔;梁黎明;王淑君 刊期: 2007- 01
-
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提取物对大鼠烫伤创面修复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每只背部造成4处直径3cm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外涂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的芦荟粗多糖膏、芦荟凝胶膏、磺胺嘧啶银(SD-Ag)霜等渗盐水作空白对照,测量和计算烫伤后第10,14,18,21天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并于烫伤前、伤后4h、12h、24h、48h和7d、14d、21......
作者:吕瑞林;吴伯瑜;陈晓东;江琼 刊期: 2007- 01
-
胰岛素治疗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烫伤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高降解的调节.方法沸水烫伤并注射内毒素建立烫伤和脓毒症兔模型,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检测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和蛋白酶体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胰岛素治疗显著降低了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和蛋白酶体的表达.结论胰岛素能抑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性的增强,减轻烫伤和脓毒症时骨骼肌蛋白高降解.......
作者:申传安;柴家科;姚咏明;杨红明;盛志勇;尹会男;迟云飞 刊期: 2007- 01
-
青年医师成功之路
时光荏苒,我从医至今已经50周年了,在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内,我和其他同辈的知识分子一样,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过挫折,有过困惑;也有过成功,有过喜悦.我们这一代人毕竟是年事已高,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要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为此,我愿将自己多年来的人生体验和感悟告诉青年医师,希望你们少走弯路,作出比我们更大的成绩.......
作者:王正国 刊期: 2007- 01
动态资讯
- 1 小儿外伤后大面积脑梗死
- 2 带钩弯钢板的研制及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
- 3 《中华创伤杂志》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 4 美军止血材料研究进展
- 5 血必净注射液对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 6 超声引导EV针穿刺在闭合性腹外伤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 7 肘前穿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 8 miR-494及其靶基因JunD在损伤疝出型椎间盘突出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9 髋臼骨折的诊疗进展
- 10 “感叹号”状带蒂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 11 火车调车员胫骨平台骨折特点
- 12 重型颅脑损伤低钙血症原因探讨
- 13 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 14 老年人脑干损伤的CT征象与预后分析
- 15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 16 前路减压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爆裂骨折12例
- 17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变化
- 18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 19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20 早期肠道营养与静脉营养对大鼠烧伤后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