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彭笳宸;杨礼丹;刘毅;杨晋;何文斌;卿明松;章猛奇;刘金月;赵春涛;沈光思;徐又佳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老年人, 小腿自重牵引复位法
摘要:目的 探讨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锁定板治疗的174例改良Evans Ⅰ~Ⅲ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牵引床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组(A组)和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组(B组).A组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65 ~ 91岁[(72.47±6.35)岁].B组112例,其中男68例,女44例;年龄65 ~95岁[73.23±6.05)岁].观察两组复位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情况.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中文版(MBI-C). 结果 174例获随访5~61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功能位愈合.复位时间A组为(13.27±3.03)min,B组为0 min(P <0.05);手术时间A组为(63.63±13.90) min,B组为(59.62 ±8.38) min(P <0.05).透视次数A组为(5.35 ±2.36)次,B组为(4.28±3.11)次(P<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MBI-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谵妄、褥疮、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术后钢板断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深静脉血栓发生率A组为9.7%(6/62例),B组为4.5%(5/112例)(P>0.05).两组均无螺钉断裂、钉板结合部失效、骨不愈合、螺钉切出股骨头等并发症. 结论 对于改良Evans Ⅰ-Ⅲ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小腿自重牵引复位结合锁定板内固定与使用牵引床闭合复位结合锁定板固定的并发症相当,但前者具有缩短复位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射线暴露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