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疗效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例合并寰椎沟环变异的寰枢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5.5(23.5~49.3)岁.寰椎侧块骨折3例,均合并其他部位损伤;Ⅱ型齿突骨折7例;Ⅲ型齿突骨折2例.其中9例双侧寰椎椎弓根高度均≥4mm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3例寰椎椎弓根高度<4m......

    作者:黄大耿;贺宝荣;郝定均;张新亮;惠华;刘团江 刊期: 2017- 04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不稳定下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不稳定下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9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例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39岁.损伤节段:L37例,L45例,L52例.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9例.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5例,E级3例.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前路椎管减压钛网......

    作者:许建柱;全仁夫;谢尚举;陈恩良;赵士杰 刊期: 2017- 04

  • 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

    目的探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单纯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9月-2015年5月应用3D打印导向模板辅助下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10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3~75岁,平均52.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活动受限,均无神经损伤表现.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稳定骨折块.获取颈椎CT数据经......

    作者:胡勇;董伟鑫;徐荣明;张蛟;袁振山;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 刊期: 2017- 04

  • 后路钛板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经后路钛板有限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1月后路钛板有限内固定治疗的29例不稳定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17~68岁,平均41.5岁.半环Jefferson骨折10例,前1/2Jefferson骨折12例,后3/4Jefferson骨折7例.患者神经功能均为Frankel分级E级.围术期观察手术时间......

    作者:闫亮;贺宝荣;郭华;贺园;刘团江;郝定均 刊期: 2017- 04

  • 后路椎弓根置钉顶棒技术治疗C2椎弓根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置钉顶棒技术治疗C2椎弓根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4年4月-2014年4月经口腔顶棒推顶C2椎体前表面、行C2椎弓根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7~71岁,平均42岁.记录双侧C2椎弓根钉道制作和螺钉放置状况、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C2椎弓根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及视觉模......

    作者:王高举;王清;王松;杨进;徐双;钟德君 刊期: 2017- 04

  • 上颈椎骨折内固定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上颈椎骨折是指发生于枕骨髁、寰椎、枢椎的骨折,根据骨折发生机制和形态学变化,上颈椎骨折被细分为枕骨髁骨折、寰枕关节脱位/半脱位、寰椎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半脱位、齿状突骨折、Hangman骨折及枢椎椎体骨折等[1].由于其致病部位的解剖结构特点,常伴随不同程度的脊髓和神经损伤,容易漏诊.与下颈椎相比,上颈椎有其特殊性,其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稳定性很大程度依赖韧带结构.......

    作者:贺宝荣;郝定均 刊期: 2017- 04

  • 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超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6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7~51岁,平均33岁.创面部位:手背12例,足背或前足残端8例,大鱼际2例,示指背l例.软组织缺损面积5.0cm×3.5cm~11.5cm×7.5cm.深筋膜下切取皮瓣,血管充盈状态......

    作者:陈雪松;徐永清;杨黎;张黎明;何金顺;余晓军;马志显;李小松;吉丽;王晓凤 刊期: 2017- 04

  • 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Ⅰ期治疗慢性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Ⅰ期治疗慢性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26例慢性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3例;年龄16~90岁,平均35.8岁.均为创伤性骨感染.手术彻底清除骨感染病灶后填入负载万古霉素的硫酸钙人工骨,致病菌不明确者同时加入庆大霉素,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其中3例术中因皮肤张力较大,同时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早期观察伤口愈合......

    作者:杨先腾;田晓滨;孙立;邓朝勇;黄海峰;张一;张进;李森磊;杨勤;秦余焕 刊期: 2017- 04

  • 进一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面防控创新体系建设

    慢性难愈合创面是一大类发病机制复杂,种类繁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慢性病.近年来,慢性难愈合创面由于具有发生率高、治疗困难及对社会影响严重等特征,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经过20余年的努力,尽管中国在慢性难愈合创面防控方面取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代表的重要成果,但依然不能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和彻底解决患者的病痛.为此,需要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预防、治疗、康复、学科建设,以及......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17- 04

  • 第一届西南骨科高峰论坛:骨感染、骨缺损国际研讨会纪要

    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西南骨科高峰论坛:骨感染、骨缺损国际研讨会”于2017年2月24-26日在重庆召开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院长唐佩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骨感染治疗中心谢肇教授为大会执行主席.共有包括来自......

    作者:孙东;刘国栋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