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6年第10期文章
  • 脊柱骨折伴硬膜损伤的特点和治疗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伴硬膜损伤的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185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3例,女82例;年龄17~73岁,平均58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2例,交通伤58例,重物砸伤41例,跌伤12例,撞击伤2例.颈椎骨折65例,胸椎骨折51例,腰骶椎骨折69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24例,B级22例,C级26例,D级37例,E级7......

    作者:雷飞;冯大雄;康建平;叶飞;周云龙;周庆忠;杨剑 刊期: 2016- 10

  • 部分桡骨头移植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一例

    对于MasonⅢ型及以上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合并肘部和前臂复杂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采用假体置换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所认可.本例患者为双侧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双侧桡骨头均为粉碎性骨折,均具备人工桡骨头置换手术指征,笔者对左侧实施人工桡骨头置换术,对右侧实施骨及软骨移植术.目的是想通过此患者介绍一种针对双侧桡骨头粉碎性骨折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王大璐;张立峰;张宏斌;杨佐明 刊期: 2016- 10

  • 杭州市高速公路交通伤10年流行病学分析

    杭州市高速公路里程从2005年的119km,至2014年底已增加到459km,以及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车辆显著增多,事故数量有了明显增加.而交通伤的致残、致死率较高[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2].现根据杭州市交警支队提供的2005-2014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有效干预和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树超;程淦云;余龙洋;叶世泰;邓勇;王鑫;施建国;陈铮立 刊期: 2016- 10

  • CT容积再现关节分拆法诊断关节内骨折严重度的价值

    CT扫描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已十分普及,64排螺旋CT经多平面重建(MPR)及CT-容积重建(CT-VR)后处理可较好显示关节内骨折类型[1-3].但实践表明,CT-VR常规法图像由于仍存在上/下关节面间的重叠遮挡,而无法直观、充分显示关节面损伤全貌.笔者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7月对76例关节内骨折(80个关节)在CT-VR常规法后处理基础上追加CT-VR关节分拆法后处理,获取关节面......

    作者:刘三军;唐肈普;董榕波;张敏;彭梦明;吕娟;钱新初 刊期: 2016- 10

  • 脓毒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

    脓毒症是创伤、烧伤等疾病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对脓毒症病理生理学认识不断深入,临床上诸如积极抗感染、充分液体复苏及全身重要脏器保护等治疗措施也逐步完善.但是,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依然很高.因此,尽可能早期识别和确诊脓毒症,把握“黄金时间”并启动有效干预手段,开展针对脓毒症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传统诊断指标如体温测量、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等在敏感度和特异......

    作者:周增丁;郇京宁 刊期: 2016- 10

  • 胰腺损伤的CT诊断与手术治疗

    在腹部创伤中,胰腺损伤远较肝、脾等实质性脏器损伤少见,约占闭合性腹部创伤1%~3%,在穿透性腹部创伤中占12%左右[1-2].近年来,随着腹部创伤的患者明显增多,胰腺损伤的患者也随之逐年上升.胰腺损伤由于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病情较重、多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和手术有一定困难,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其在诊断、治疗方法选择等方面与其他胰腺炎患者有所差异[3].笔者回顾性分析201......

    作者:朱长举;李宏娟;宋耀东;王万鹏 刊期: 2016- 10

  • 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伴迟发性气管穿孔翻修一例

    医源性气管损伤相对罕见,气管插管及颈部外科手术损伤是气管瘘的主要成因.颈椎前路手术内置物移位可造成致命性并发症,其主要成因为内置物缺乏稳定性.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伴迟发性气管穿孔患者,探讨颈椎手术术后气管瘘的临床特点、可能成因及治疗方案;并联合多科室讨论针对气管造瘘状态的颈椎外伤患者,前路翻修是否安全可行、如何翻修及如何防止继发感染等问题.......

    作者:张稚琪;吕扬;周方;姬洪全 刊期: 2016- 10

  • 细胞外组蛋白对损伤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胞外组蛋白(EH)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将EH按50mg/kg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对照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等渗盐水.3h后分别采集两组血液标本和肠组织标本,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对两组肠黏膜组织形态进行观察,Westernblot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

    作者:王昕;吴松;郑曙云;袁受涛;王翔;陈尚瑜;嵇振岭 刊期: 2016- 10

  • 血必净注射液对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盲肠结扎穿孔(CLP)手术诱导的脓毒症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11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30只)、CLP模型组(40只)和血必净治疗组(40只).观察造模后7d内各组动物存活率,同时于造模后12h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炎症因子和血气指标,肺组织取材检测炎症介质mRNA表达、炎症信号分子活化、肺干/湿......

    作者:王宁;郑新川;刘鑫;郑江 刊期: 2016- 10

  • 创伤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专家共识

    抗菌药物的使用包括预防性和治疗性使用,其中预防性使用是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1-3].创伤后容易发生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防治创伤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和使用不足,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4-8].本共识主要针对非战伤所致创伤抗......

    作者: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创伤感染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创伤学组 刊期: 2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