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闭合性右侧创伤性膈肌破裂伴心包破裂一例

    闭合性创伤性膈疝多为复合性损伤,隐蔽性较强,容易造成漏诊.临床上大多发生于左侧,右侧少见,右侧膈肌破裂同时伴严重心包破裂患者更为罕见.为了避免临床漏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科2012年11月收治的1例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惠民;贾东辉;揭俊卿;李爱明;薛佳;赵堡垒 刊期: 2014- 04

  • 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在严重钝性脾脏外伤保脾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技术在严重钝性脾脏破裂保脾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因钝性伤造成脾脏严重破裂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接受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行止血与保脾手术患者,评价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保脾手术的技巧、手术结果、术后恢复及随访结果等.结果24例患者中,21例(88%)行腹腔镜下三明治缝合修补技术完成止血及保脾,2例因脾脏破裂伤复杂须转为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1例因术中血流动......

    作者:林恒甫;陈盈达;林耿立;陈石池 刊期: 2014- 04

  • 早期胸壁内固定在创伤性连枷胸合并ARDS救治中的应用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胸部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ARDS是重症胸部损伤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200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创伤性连枷胸并ARDS患者16例,其中14例通过积极实施损伤控制复苏(damagecontrolresuscitation,DCR)策略,在创伤早期实行胸壁内固定术,对ARDS的救治和呼吸功能恢复有较好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建荣;高杰;李晓斌;于士昌;王义舫;贾德才;白海利 刊期: 2014- 04

  • 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验证影响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footulcer,DFU)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共纳入来自单一糖尿病足中心的186例Ⅱ型DFU患者,6个月内随访结局(愈合、大截肢、死亡).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DFU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与DFU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随访172例DFU患者,其中147例愈合(包括55例小截肢后愈合),3例大截肢,6例死亡,16例在研究结束时仍未愈合.......

    作者:刘传波;黄瑶;叶俊娜;倪鹏文;陆树良 刊期: 2014- 04

  • 基于创面信息数据库的慢性创面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建立慢性创面数据库,并分析慢性创面患者的特征.方法根据国际伤口愈合学会对体表慢性创面定义的标准,2013年1-10月共收集86例慢性创面患者,利用创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并针对不同慢性创面病因构成、年龄构成、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法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门诊患者中各类慢性创面的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位原因依次为外伤、静脉曲张和压疮,分别占29......

    作者:胡强;杨雅;曾洁;曾满琴;谢挺 刊期: 2014- 04

  • 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

    目的观察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s,HS)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探讨胶原结节可能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整形手术切除的人皮肤瘢痕组织,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胶原结节的形态特征;经天狼猩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b)的特征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

    作者:刘英开;王西樵;宋菲;王志勇;原博;青春;陆树良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