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内固定断裂率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的内固定断裂率,分析失败原因,为减少内固定断裂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患者280例,其中男146例,女134例;年龄18~92岁,平均52.4岁.左侧136例,右侧144例.股骨骨折按照AO分型:31A型72例;32A型44例,32B型26例,32C型30例;33A型57例,33B型26例,33C型25......

    作者:吴率帅;陈伟;王娟;徐国辉;陈霄;刘勃;许斌;张英泽 刊期: 2013- 03

  • 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可调式接骨板(minimallyinvasiveadjustableplate,MIAP)与重建接骨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36例骨盆后环损伤的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MIAP内固定治疗16例(A组),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0.2±13.7)岁.其中交通伤19例,坠落伤12例,压砸伤5例.采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0例......

    作者:孙家元;陈伟;刘磊;张奇;许斌;侯志勇;李旭;张英泽 刊期: 2013- 03

  • 支撑钢板固定后侧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回顾性评估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2月,通过支撑钢板治疗16例后侧pilon骨折,其中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7.6岁(23~62岁).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检查.根据CT显示的骨折线累及范围选用后外侧入路或联合入路(后内侧加后外侧)复位固定后踝骨块.术后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片随访,临床评估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

    作者:俞光荣;陈大伟;赵宏谋;杨云峰;余霄;周家钤;李兵 刊期: 2013- 03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加术中血液回收对骨科患者的影响

    目的评价万汶[体积分数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HES)]用于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加术中血液回收(intra-operativecellsalvage,ICS)对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节血效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HH+ICS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比较AHH+ICS组......

    作者:欧珊;周乐顺;白树荣;巩固;林露;李军;潘显明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