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心脏穿透伤后生存过程:类型演变和分类救治的研究
目的分析心脏穿透伤(penetratingcardiactrauma,PCT)患者病理生理发展过程演变情况,探讨其分类救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133例PCT患者的伤后病情及医疗干预措施等临床资料,分别按患者送达急诊室时的症状分型或病程分期,按症状类型分为亚临床型、心脏压塞型、失血性休克型、濒死型四组;按病程分期分为:亚临床期、临床期、濒死期三组.使用生存分析法考察各组患者伤后各个时相点的病情演变特......
作者:杨波;杨建 刊期: 2013- 03
-
应用主动脉夹层隔膜穿刺破膜技术治疗覆膜支架误置入夹层假腔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隔膜穿刺破膜技术治疗覆膜支架误置入夹层假腔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先行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后CT血管造影(CTA)发现覆膜支架位于假腔内;后行手术治疗,使用OutbackLTD导管在第一支架下方2cm处的夹层隔膜上戳孔连通真假腔,经破口置入覆膜支架使血流由假腔引回真腔,并行夹层远端破口弹簧圈栓塞.结果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时......
作者:潘烨;赵珺;符伟国;梅家才;邵明哲;张健 刊期: 2013- 03
-
食管穿孔的临床分型与外科治疗
食管穿孔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而临床上又较难处置的一种胸部创伤,近年来食管穿孔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食管位于后纵隔,食管创伤较为隐匿,加之缺乏敏感的诊断工具,因而食管穿孔的早期诊断困难.食管穿孔的死亡率很高,其预后与穿孔部位、感染扩展的范围和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有密切关系,因而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治疗策略[1,2].我科近年来处理了较多的食管穿孔患者,诊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一丹;蒋光亮;刘伦旭;陈龙奇;赵雍凡;伍伫;王允;寇瑛琍 刊期: 2013- 03
-
胸腹部CT三维重建在创伤性膈疝诊疗中的应用
创伤性膈疝是膈肌受到非穿透伤或穿透伤从而导致其破裂,腹腔脏器和结构等通过破口移至胸腔内形成的膈疝[1].目前诊断创伤性膈疝多需结合X线片、钡餐、CT、胃镜等检查,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CT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观察膈肌及邻近脏器,为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依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6例创伤性膈疝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观察膈肌及邻近脏器,效果良好.现报......
作者:郭志金;韩晓梅;张昌明 刊期: 2013- 03
-
非典型心脏穿透伤:两种极端情况的处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penetratingcardiactrauma,PCT)的亚临床型、濒死型两种极端情况的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5例PC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亚临床型、临床型(心脏压塞型或失血性休克型)和濒死型;对亚临床型、濒死型两种极端情况的处理分组讨论.结果(1)亚临床型30例脱离观察而未及时诊断救治死亡22例,11例经留院密切观察或经心脏探查而及......
作者:王俊峰;付玉东;阚强波;侯波;王萍仙;杨建 刊期: 2013- 03
-
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创伤性主动脉破裂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aorticrepair,EVAR)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损伤(traumaticthoracicaorticinjuries,TTAI)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TTAI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病变进行评估,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一步评估及行EVAR.术后3,6,12个月以及其后每年随访CTA明确......
作者:杨帆;杨建;于风旭;廖斌;邓明彬;康慧;方易冰 刊期: 2013- 03
-
胸主动脉钝性创伤的诊治进展
胸主动脉钝性创伤(blunttraumaticthoracicaorticinjury,BTTAI)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虽然BTTAI少见(交通伤中发生率<1%),但却是仅次于颅脑外伤的第二大交通事故死因1.Vesalius在1557年已首次报告BTTAI导致的主动脉破裂2].据尸体解剖统计,BTTAI的现场死亡率高达69%~85%3.4.若缺乏有效的治疗,30%~50%幸存者会在伤后24h内死......
作者:胡佳;万松 刊期: 2013- 03
-
创伤性胆道损伤的外科处理
胆道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分为创伤性和医源性胆道损伤两大类[1],创伤性胆道损伤可分为肝外胆道和肝内胆道损伤两类.胆道损伤的修复仍是目前腹部外科的一大难题,由于胆道损伤的部位不同,手术处理胆道损伤的做法也不同,处置不合理会对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2].笔者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5例创伤性胆道损伤患者外科处理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培土;鲁葆春;许焕建;方兴亮;沈志宏;陈志良 刊期: 2013- 03
-
桥式交叉联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及游离腓骨修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
目的介绍运用桥式交叉联合游离肌皮瓣和游离腓骨治疗临床常见的严重小腿复合组织缺损手术修复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例小腿胫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患者,胫骨缺损均超过8cm(9~12cm),软组织缺损面积17cm×12cm~20cm×18cm.用桥式交叉联合背阔肌肌皮瓣及游离腓骨Ⅰ期修复,肩胛下动静脉为血管蒂与健侧小腿胫后动静脉端端吻合,胸背动脉远端分支......
作者:陈宏;王欣;徐吉海;李学渊;章伟文 刊期: 2013- 03
-
外固定架加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加腓骨钢板治疗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年9月-2011年3月收治伴有胫骨骨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21例(GastiloⅢA型15例,GastiloⅢB型5例,GastiloⅢC型1例),所有患者胫骨骨缺损长度为2~6cm.Ⅰ期行胫骨外固定架以及腓骨钢板固定,Ⅱ期骨缺损处行髂骨植骨.结果随访时间为8~24个月[14.0±10.5)个月]......
作者:韩立仁;赵北;穆卫东;闫军;陈良;韩士章;杨晓飞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573例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
- 2 犬颅脑爆炸伤模型的建立
- 3 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允许性低血压对严重创伤救治的影响
- 4 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 5 轴向压应力与骨折愈合
- 6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型骨折的治疗
- 7 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及ERK1/2表达的影响
- 8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
- 9 创伤性膈肌破裂与膈疝的救治
- 10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
- 11 新型生物复合材料聚乙烯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 12 运动干预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 13 嗅鞘细胞移植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突触密度的影响
- 14 胃造瘘术对创伤性迷走神经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的治疗作用
- 15 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迅速消散的急性硬膜下血肿21例
- 17 经皮微创取钉技术在股骨顺行髓内钉取出术中的应用
- 18 胃黏膜裂伤二例
-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海藻酸钙缓/控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 脑外伤后生长激素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