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中枢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海马和杏仁核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PA)受体蛋白谷氨酸受体(GluR)1,2表达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潜在抗慢性应激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6只.模型组、治疗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下胸段(T10)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7d,于L4~L5间隙蛛网膜下......
作者:周军;杨惠林;岑建农;李振江;陈子兴 刊期: 2011- 11
-
非气性腹腔内加压对肝损伤大鼠的止血效应
目的评价非气性腹腔内加压作为肝脏损伤后院前救治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Wistar大鼠29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IAP0、IAP5、IAP10、IAP15组(每组鼠数分别为8,8,8,5只),建立抗凝大鼠严重肝损伤动物模型后,采用非可扩张性充气式气囊相应地行0,5,10,15mmHg(1mmHg=0.133kPa)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加压.实验过程中,如平均动脉压(MAP)<95mmHg时,颈......
作者:梁斌;黄晓强;黄志强;陈明易;陈文斌;高丽洁;王彦斌;董家鸿 刊期: 2011- 11
-
抑制IL -6/STAT3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影响
脓毒症及其导致的MODS仍然是临床医学的棘手问题.研究表明,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STAT3)作为脓毒症时细胞内的主要信号转导系统之一,与脓毒症主要炎症介质IL-6的释放密切相关[1,2],在脓毒症的急性组织损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抑制IL-6/ST......
作者:郭毅斌;陈莉萍;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曹红卫;王宁;郑江;肖光夏 刊期: 2011- 11
-
掌背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研究进展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指骨外露,是手外科临床的常见损伤.损伤原因以手外伤多见,亦可发生于瘢痕及肿瘤切除术后或伤口感染等.治疗方法较多,如:短缩缝合、鱼际皮瓣、邻指皮瓣、推进皮瓣、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远位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等方法都能达到覆盖创面的目的要求,但术后皮瓣感觉恢复不满意,造成耐磨性较差.......
作者:张文龙;王增涛;高顺红;陈超;于志亮 刊期: 2011- 11
-
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两种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starch,HES)(万汶和贺斯)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hypervolemichemodilution,AHH)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4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万汶(AHH130)组、贺斯(AHH200)组和乳酸林格液(LR)组,每组18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心电图(ECG)......
作者:欧珊;林露;顾建文;杨勇;王红梅;周乐顺;李军;匡永勤;叶占勇 刊期: 2011- 11
-
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其不愈合率也因此逐年增加[1].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2,3].2007年11月-2010年4月,笔者应用单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16例(16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慈元;迟晓飞;王坤;李志君;刘云蛟;张光宇;王庆华 刊期: 2011- 11
-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10月-2006年10月所收治的42例患有严重踝关节骨关节炎并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并按照Kofoed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同时根据Mayo踝关节置换的评价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根据Kofoed评分标准,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方面都明显优于术前(P<0.05......
作者:李为;李颖;周一新;蒋毅;及松洁;李金龙;邵宏翊 刊期: 2011- 11
-
“栅栏样”切取髂骨法在自体植骨术中的应用
取髂骨术是骨科临床常用手术之一.因其手术较小,常不被重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高达24%~49%[1,2].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自体髂骨取骨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开展了“栅栏样”切取髂骨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对112例患者术中采用“栅栏样”切取髂骨法切取髂骨,其中92例患者获得随访,男49例,女43例;年龄18~73......
作者:张斌;戴闽;戴江华;聂涛;艾江波;程明 刊期: 2011- 11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腹腔大出血救治成功体会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并发症的一种微创介入技术.目前主要用于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大出血,尤其是经药物、内镜及外科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出血,以及顽固性胸、腹水、肝肾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移植患者等待供体期间预防大出血的患者,也有文献报道可用于肝癌......
作者:冯伟;林斌;诸葛宇征;仇毓东 刊期: 2011- 11
-
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分离及其形态学研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烧伤创面主要的优势菌群之一,随着抗生素的长期广泛应用,其耐药性逐渐增强,已经成为烧伤患者主要的耐药细菌.因此,及时了解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对于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及控制耐药性的蔓延十分重要.笔者在分离鉴定烧伤患者创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础上,观察其形态学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改变与其耐药性的关系.......
作者:冯俊明;夏培元;肖光夏;秦孝建;熊丽蓉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头颈部钢叉刺伤一例
- 2 鼻区骨折CT影像学分型探讨
- 3 双侧股动、静脉断裂抢救成功一例
- 4 创伤和烧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策略
- 5 合并胸腹闭合性损伤的胸椎创伤112例
- 6 二氧化锆梯度复合羟基磷灰石生物材料对大鼠成骨细胞体外活性的影响
- 7 汶川地震解放军成都血站血液保障情况分析
- 8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9 不同牵伸强度对体外人肌腱细胞磷脂酶A2/环氧合酶表达的影响
- 10 脑外伤开颅术后顽固性脑蕈的原因及处理
- 11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浮动胸壁19例
- 12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犬创伤性脑水肿
- 13 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 14 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对移植物血供恢复的影响
- 15 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手术时间点与疗效的相关性
- 16 微侵袭钢板技术在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应用
- 17 腋神经血管锁骨上走行变异一例
- 18 严重胸腹伤36例分析
- 19 可吸收聚羟基乳酸网原位包裹脾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 20 枕骨髁螺钉治疗上颈椎不稳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