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
多发性创伤患者初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优先复苏让患者生存并有感知功能,如果创伤的严重性不允许,存在终手术不能马上进行的情况,而在综合复苏过程中运用损伤控制(damagecontrol,DC)策略既能有效控制原发创伤,又能积极预防继发性损害,是近年来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有效尝试之一.......
作者:赵小纲;江观玉 刊期: 2006- 05
-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应用41例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DCO)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DCO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严重多发伤伴骨盆骨折大出血,均行髂内动脉断血术,其中双侧髂内动脉结扎21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8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10例.10例严重多发伤伴开放性股骨骨折初期仅行清创和简单外固定.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行简单椎板减压.均在......
作者:杨俊;高劲谋;赵山弘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肱骨近端骨折半肩关节置换患者的隐性失血分析
- 2 7838例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
- 3 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划痕损伤模型的建立
- 4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兔脑出血
- 5 低潮气量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6 外伤性继发性前房积血52例
- 7 血栓弹力图监测低温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8 藻酸钙、骨膜细胞混悬凝胶治疗桡骨缺损
- 9 下肢开放复杂伤口与创面的修复
- 10 浮动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
- 11 3D生物打印技术在皮肤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2 损害控制策略在伴胸部创伤老年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 13 62例腹部枪弹伤救治分析
- 14 唑来膦酸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 15 BMP-4基因/TGF-β1对兔火器性股骨缺损的治疗作用
- 16 关节镜下保留与切除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远期临床比较
- 17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钙周期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 18 微创外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 19 颅骨固定钉加医用胶固定粘合颅骨碎片47例
- 20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