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套管针穿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头皮血肿230例
外伤性头皮血肿在基层医院多见。穿刺抽血和加压包扎是经典治疗方法,然而穿刺往往不能一次成功。自1994至2000年,笔者研制了简易负压引流装置,经230例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1)治疗组:全部采用套管针经皮血肿穿刺持续负压引流,共230例,其中男138例,女92例;年龄1~28岁,平均16.5岁。(2)对照组:均采用经皮血肿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共19......
作者:夏伟;彭付学;王汉平;钟宝娣;蔡曙洲;黄焕斌;杨继洲;何贵山 刊期: 2001- 01
-
纯钛限制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102例
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对生物钢板固定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有限接触型动力加压钢板(limitedcontactdynamiccompressionplate,LC-DCP)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国际内固定学会于1987年开始在临床试用纯钛LC-DCP。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2月率先采用瑞士Mathys公司生产的纯钛LC-DCP系统治疗肢体骨折102例,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作者:汤欣;孙康;黄辽江;姜长明;段荣华 刊期: 2001- 01
-
《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提高
据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中心报告,我刊1999年的总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从1998年的276,0.31分别提高到533,0.70。这充分说明我刊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逐渐扩大。我们将始终以提高杂志学术质量为本,锐意进取。同时,也衷心希望广大作者和读者继续关注《中华创伤杂志》。本刊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1- 01
-
组织工程重建兔颞下颌关节盘软骨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学方法重建颞下颌关节盘软骨。 方法 分离6只日本大耳白兔髁状突软骨细胞,进行细胞的微载体大规模扩增,将扩增后的软骨细胞接种于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体外适当培养后植入4只同种成年兔皮下。植入后12周,对所获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 髁状突软骨细胞在胶原膜内生长良好,植入动物体内12周后可形成乳白色类软骨样组织,其表面光滑,有弹性。甲苯胺蓝染色,细胞周围基质呈异染性。 结论 应用......
作者:焦岩涛;马绪臣;张震康;于世凤;武登诚 刊期: 2001- 01
-
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 观察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经软骨起源诱导后的兔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与牛Ⅰ型胶原及人纤维蛋白相混合制成组织工程软骨移植物。60只5个月龄的日本大耳白兔均分为软骨移植物组、单纯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修复兔股骨髁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效果。 结果 软骨移植物组12周时已形成正常厚度的软骨层及完整的软骨下骨板,O'......
作者:刘一;单玉兴;徐莘香 刊期: 2001- 01
-
不同来源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从同一胚胎来源的骨膜成骨细胞、颅骨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和细胞的功能状态。 方法 从人5个月龄胚胎骨膜、颅骨和骨髓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骨膜成骨细胞(periostealosteoblast,POB)、颅骨成骨细胞(cranialosteoblast,COB)和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cell,MSC),用第6代细胞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通过细......
作者:杨志明;余希杰;解慧琪;陈旭;屈艺 刊期: 2001- 01
-
体外培养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特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体外单层培养条件下猪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增殖和胶原的表达,为构建自体组织工程化半月板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改良的Klagsbrun法,从8只45d龄长枫杂交仔猪的半月板消化获取细胞进行体外单层培养。形态学观察、群体倍增时间(populationdoubletime,PDT)、增殖速度趋势图、原位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作为评定指标。 结果 半月板组织的平均细胞获得率为(2.31±0.66)......
作者:崔一民;曹谊林;商庆新;崔磊 刊期: 2001- 01
-
软骨细胞的永生化及其生物学特性
软骨由软骨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及水组成。其中后两者所占比例较大,软骨细胞数量较少,所以从软骨中获得软骨细胞来源有限[1];并且软骨细胞增殖能力低,代谢缓慢,体外培养对密度高度依赖,且为有限增殖,传代到第9代左右,细胞出现老化现象,使传代难以为继。特别是软骨细胞在体外长期培养有去分化的趋势,表型(特别是Ⅱ型胶原)难以保持[2]。上述这些问题,都是软骨细胞库建立及软骨细胞工程必须解决的......
作者:何清义;李起鸿;许建中 刊期: 2001- 01
-
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主要刊文综述
《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16卷12期共刊文392篇。在2000年本刊推出了创伤愈合、四肢复杂骨折、弥漫性轴索损伤及脊柱脊髓损伤等重点内容,还组织到眼部损伤、肝脏损伤等方面的文章,基本反映了我国的创伤救治水平和基础研究动向。另外,本刊继续关注国内交通伤的研究趋势。现就2000年主要刊文综述如下。 一、交通伤 王正国(5:308)在回顾199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时指出:(1)人是事故的主要因素......
作者:何跃;蒋伟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2 内外同时固定治疗重度不稳定骨盆骨折
- 3 在瘢痕研究中建立动物模型的探索
- 4 脑外伤急性期高血糖的临床意义
- 5 中华医学会音像出版社VCD发行
- 6 10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 7 大鼠脑创伤半暗带水肿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相关性
- 8 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行消退三例
- 9 脑蛋白水解液对大鼠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 10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星形胶质细胞致伤后早期胞内p38MAPK表达的影响
- 11 功能影像学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进展
- 12 保留主要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 13 心脏外伤急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一例
- 14 严重肝损伤86例的手术治疗
- 15 不同手术体位下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 16 ISS对多发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 17 穿入性肠及肠系膜损伤伴休克14例
- 18 瓦斯爆炸伤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
- 19 肝外伤后早期非计划性再手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 20 内毒素血症时血浆、肝组织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活性变化及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