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介孔硅酸钙/硫酸钙骨水泥修复兔创伤性骨缺损

    目的观察新型介孔硅酸钙(m-CS)/硫酸钙骨水泥(CSC)复合骨水泥(m-CSC)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以CSC为对照组,以15m-CSC为实验组1、30m-CSC为实验组2,观察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将骨水泥样品浸泡于Tris-HCl溶液中,观察其体外降解性能、细胞形态及细胞在样品表面的增殖及分化情况.将骨水泥植入9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创伤性骨缺损,于术后4,8,12周取样,通过组织切片分析......

    作者:许晨辉;何阿祥;谢栋;陈洁;魏杰;杨立利 刊期: 2016- 03

  • 内质网应激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

    作者:郑苏阳;郭杨;韩俊 刊期: 2016- 03

  • 颅脑损伤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脑损伤(tramaticbraininjury,TBI)是青年人致死和致残的常见原因,它已经成为45岁以下人群中主要的致残因素,在北美和欧洲,TBI患者的年发生率为0.5%,重型TBI的死亡率为35%~70%,且100%的幸存者或多或少会落下终身残疾[1-4].TBI患者往往因突发事件的发生,个人能力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自己陷入一系列的身体功能障碍及伴随的社会心理障碍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创伤......

    作者:孟丽娜;金奕 刊期: 2016- 03

  • 烧伤后吸入性损伤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烧伤作为外伤的一种常见类型,约60%的患者伴有中央颜面部损伤,且约有22%患者并发吸入性损伤,而吸入性损伤可使烧伤患者的病死率增加20%,若同时并发肺炎,其病死率则高达60%.因此,与烧伤面积、年龄等因素相比,吸入性损伤是烧伤致死的首要因素[1-2].吸入性损伤的基本病理特点为肺水肿,还包括肺泡萎缩、肺不张等,这些病理改变使肺通气、肺换气功能障碍及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终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作者:秦培顺;龚裕强 刊期: 2016- 03

  • “互联网+创伤医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

    作者:陆树良 刊期: 2016- 03

  • 拉杆式皮肤扩展器Ⅰ期闭合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后创面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骨筋膜间室内压增高导致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是预防和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有效措施,但是减张术后常常形成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其中大多数创面不能低张力直接拉拢缝合,多需要游离皮片植皮、甚至皮瓣修复,这些传统的方法修复效果不美观,功能欠佳;增加了供区损伤,并发症高,治疗周期长[1-2].如何快捷有效地修复筋膜间室切开减压术后创面,成为临床......

    作者:鲁明;张振;宋明智;赵巍;李利南;宗军卫;汤欣;曲巍;张卫国 刊期: 2016- 03

  • 远端携带胫后动脉穿支旋转V-Y推进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创面

    外伤致胫前区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多见,若骨外露会增加骨感染、骨不连的风险[1],邻近部位皮肤移动性差,减张缝合容易导致再次裂开,进一步破坏局部皮肤软组织.由于局部皮肤质地、色泽一致,应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是理想的简单修复方法之一,但供区往往不能直接缝合,需要植皮修复[2],同时由于外伤常常导致局部组织挫伤,皮下血管网存在损伤的可能,若按传统随意皮瓣切取方法皮瓣远端不易成活.如何提高该皮瓣的成功率,......

    作者:常树森;唐修俊;王波;魏在荣;何春念;金文虎;邓呈亮;孙广峰;曾雪琴 刊期: 2016- 03

  • 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结核继发的高位病理性髋脱位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57岁,因主诉左下肢跛行伴髋关节疼痛40余年,加重1个月,诊断为陈旧性结核继发病理性高位髋脱位于2年半前(2013年5月31日)收住入院.该患者于40多年前曾因左髋肿痛伴多处窦道流脓,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髋关节结核行结核病灶清除术±抗结核治疗.此后,虽然结核获得治愈、未再复发,却后遗左下肢跛行,出现行走较久后易疲劳酸胀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高、体重增加,患者感下肢不等长、行走摇摆......

    作者:蒋涛;游镇君;王涛;顾剑;万国杨;徐宁;孙俊英 刊期: 2016- 03

  • 交通医学研究进展简述——第25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纪要

    第25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于2015年11月16日-18日在卡塔尔的多哈召开,约500多名来自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在本次国际交通医学大会上,王正国院士正式接任国际交通医学会主席,至此在15名国际交通医学会理事会成员中,有三位来自中国,其他两人分别是王颖(秘书长)和周继红(东亚地区主席),同时在本次大会上北京获得了2016年第26届国际交通医学大会的主办权,标志中国的交通医学研究走到......

    作者:周继红;王正国;邱俊;尹志勇;朱佩芳;赵文俊 刊期: 2016- 03

  • 大面积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07例,观察年龄、性别、伤后就诊时间、急诊焦痂切开、烧伤指数、休克期切削痂手术、休克期延迟复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辅助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吸入性损伤、预防性气管切开、持续性乳酸升高、顽固性高钠血症、心肺疾患病史、糖尿病史等相关变量及其与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相关性,......

    作者:徐风瑞;乔亮;韩伟;李学川;原博;郇京宁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