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胸腰椎骨折日益多见,而且多发于青壮年[1-2].严重胸腰椎骨折往往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约占18%[3].在美国,脊髓损伤的发生率约40/100万,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约110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3岁,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在损伤患者中以男性多见,约占81.1%[2].脊髓损伤中完全性损伤并不少见,约占34.1%[1].相对于腰椎,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多见于胸椎[3-4].伴完全性脊髓......
作者:曾忠友 刊期: 2015- 07
-
生物植骨材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骨移植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因严重创伤、骨肿瘤、畸形等原因需要进行植骨手术.骨移植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使用的移植材料约45%为自体骨,40%为同种异体骨及脱钙骨基质(DBM),15%为合成材料.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的“金标准”,然而来源有限、感染、供区损害等缺陷限制着自体骨的应用.同种异体骨虽然来源更加丰富,但其具有免疫原性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作者:陈晓;苏佳灿 刊期: 2015- 07
-
椎体次全切结合长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 D、E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评价采用Ⅰ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DenisD、E型严重不稳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支撑植骨结合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DenisD、E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复位、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腰痛、神经功能恢复、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角矫正、丢失及椎管占位率.结果14例平均手术......
作者:谭富强;刘渤;欧云生;蒋电明;刘浠;欧东 刊期: 2015- 07
-
O-arm导航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精确度研究
目的探讨O-arm导航辅助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10月收治的75例实施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32例采用O-arm导航辅助置钉(导航组),43例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透视组),术后行X线片、CT扫描检查,比较两组螺钉置入的准确性,评价导航组术中导航和术后CT扫描的矢状位和轴位图像中螺钉置入角度的一致性.结果透视组共置入206枚椎弓根螺......
作者:蒋涛;任先军;王卫东;初同伟;李长青;阴洪;石泽刚 刊期: 2015- 07
-
电视胸腔镜技术在闭合性胸部损伤中的应用
在择期手术中,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ic-surgery,VATS)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而受到青睐,在肺癌、结核球、早期食管癌及纵隔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胸部外伤由于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使VATS受到一定限制.笔者旨在通过对比研究,总结VATS在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经验.......
作者:黄德荣;蔡庆勇;刘达兴;徐刚;梁贵友 刊期: 2015- 07
-
三维空间法在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建模介导的三维空间法在股骨前倾角测量中的运用,为临床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提供高效方法.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43岁.行双侧股骨CT扫描,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模.以Murphy为原则分别采用传统Photoshop法和三维空间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的前倾角值和测量时间.结果Photoshop法测得股......
作者:唐力;廖军义;黄伟 刊期: 2015- 07
-
生物可降解吸收内固定物的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伴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骨科手术不仅对内固定器械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包括强度、刚度、韧性、抗腐蚀性、内固定物表面结构以及生物相容性等.生物可降解吸收材料的出现及发展使得可临床应用的内固定物从种类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拓展.......
作者:李海航;赵洋;曹烈虎;苏佳灿 刊期: 2015- 07
-
患侧前臂两种血流桥接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创面
目的探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血流桥接皮瓣修复手指掌侧皮肤、动脉复合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合并指固有动脉缺损患者15例(15指).致伤原因:切割伤6例,挤压伤5例,电锯伤4例.手指远端血运差11指,血运无4指.均为急诊Ⅰ期采用患侧前臂两种游离皮瓣以血流桥接方式移植修复损伤的手指动脉和皮肤缺损,其中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修复9例,桡动脉掌浅支(......
作者:纪翔;刘育杰;丁小珩;屈志刚;姜凯;焦鸿生;张宏勋;仲霄鹏;刘春雷 刊期: 2015- 07
-
2011-2013年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目的分析西安市红会医院3年间脊柱脊髓损伤(SC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应用自主研发的中国SCI流行病学调查软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SCI患者的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合并损伤、骨折部位、脊髓损伤部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康复治疗.结果共收治SCI患者2565例,男∶女为4.70∶1,年龄(41.50±11.2......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闫亮;汪轶;张前;刘翠翠;李厚坤;李汉;钱冰 刊期: 2015- 07
-
改良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对改良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分析改良记忆合金环抱器与普通记忆合金环抱器在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30根国人新鲜全长股骨纳入实验,所选择的标本证实无病理缺陷、骨折、畸形或肿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5根)和对照组(15根),依据Vancouver分型中B1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建模.实验组采用改良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固定,对照......
作者:孙强;鲁尧;王洪勋;向帅 刊期: 2015- 07
动态资讯
-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及活体示踪技术研究进展
- 2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与滑车骨折的疗效
- 3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气末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
- 4 基于三柱构成理念的改良髋臼骨折分型
- 5 急性硬脑膜外巨大血肿保守治疗一例
- 6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
- 7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
- 8 Arista微孔多聚糖止血球在胸腰椎前路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 9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6例
- 10 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放射复合伤后损伤区皮层的自噬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11 颅脑外伤后局部脑组织HSP70基因的表达
- 12 骨填充网袋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 13 犬后肢高速枪弹伤后眼组织结构的改变
- 14 第1跖底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
- 15 高位钻孔低位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 16 920例机动车交通伤特点分析
- 17 亚低温治疗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研究
- 18 组织工程脊髓支架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19 严重胸部创伤救治规范
- 20 结构性植骨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骨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