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创伤性颅脑损伤主要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难题.我国22个省市及少数民族地区TBI患病率为442.4/10万人口,年死亡率为9.72/10万人口.在美国每年有170万TBI患者,其中1%~2%有TBI引起的功能障碍[1].目前,影像检查是TBI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影像学检查在评估TBI的病情进展和预后方面作用有限.机械损伤和缺......

    作者:别黎;刘兴吉 刊期: 2015- 04

  • 大段骨缺损治疗的研究进展

    骨缺损由创伤、骨髓炎、骨肿瘤切除和先天性骨缺损等引起,治疗过程漫长,疗效不确定,给患者生理和精神上都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对于有足够软组织覆盖的小范围骨缺损,可以用传统的松质骨或骨替代物进行植骨.然而,如果骨缺损为超过4~5cm的大段骨缺损,无论是否伴有软组织缺损,治疗难度明显增加.目前,带血管的骨移植和Ilizarov技术已经成为治疗大段骨缺损的金标准.近年来,针对骨缺损治疗也出现一些新的技术,如髓......

    作者:蔡善保;孟祥晖 刊期: 2015- 04

  • 肝尾状叶血管瘤破裂纱布压塞治愈一例

    肝脏血管瘤是肝脏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外伤情况下肝脏尾状叶血管瘤破裂鲜见报道,在术前准备充足情况下,一般采取完整切除.而本例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术前无充分准备,术中采用纱布压塞,获得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45岁,既往体健.重物砸伤后出现腹痛、腹胀1h入当地医院,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70/40mmHg(1mmHg=0.133kPa),B超提示肝脏破裂、腹......

    作者:高胜特;方军 刊期: 2015- 04

  • 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寻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出现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PVP和PKP患者108例(114个椎体).根据是否出现骨水泥渗漏将患者分为骨水泥渗漏组(32例)和无骨水泥渗漏组(76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一次性治疗椎体的个数、伤椎解剖位置、术式选择(PKP或PVP)、椎体后壁的完整性、穿......

    作者:郑毓嵩;张勇;林金丁;施建辉;王清铿 刊期: 2015- 04

  • 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胸腰椎骨折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合并PLC损伤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及韧带损伤的类型行后外侧和(或)椎体间自体植骨.观察术前、术后3d、随访末期......

    作者:曹贵君;孟纯阳;张卫红;孔祥清;高峰;吴同申;陈国武 刊期: 2015- 04

  • 四肢长骨创伤后骨髓炎诊断与治疗的难点及挑战

    四肢长骨创伤后骨髓炎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重大难题.即使在欧美一些预防理念和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国家,发生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四肢创伤(含开放性骨折)及内固定术的感染率总体为5%,关节置换术感染率为2%[1].尽管在过去的20年里创伤后骨髓炎的治疗、预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其治疗后复发率仍高达20%~30%[1].美国每年骨感染患者约11.2万例.2004年美国全年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200万例(创伤后骨髓......

    作者:谢肇 刊期: 2015- 04

  • 有限切开腓肠肌瓣V-Y延长术联合(足母)长屈肌腱转位治疗慢性跟腱断裂

    急性跟腱断裂在临床中比较容易诊断,但仍然有10%~25%的误诊率[1].跟腱急性断裂时腱膜往往尚存,完整的跖肌腱及腱膜尚保持一定的跖屈功能,可使踝关节跖屈30°左右,因此易造成漏诊[2].若急性跟腱断裂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在4~6周后将发展为慢性跟腱断裂[3],引发足部跖屈力量下降及足部跖屈畸形,必须行手术治疗[4].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直接报道对不同肌腱转位治疗跟腱断裂的对比研究,选择合适的......

    作者:杜俊锋;朱仰义;章年年;余春华;罗斌 刊期: 2015- 04

  • 高能量损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高能量损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8~57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机器绞伤10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cm×3cm~8cm×6cm.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9例(A组),以胫后动脉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5例(B组),以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

    作者:蓝旭;厉孟;葛宝丰;高杰;李志琳 刊期: 2015- 04

  • 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Ilizarov骨延长和骨搬移技术治疗的下肢长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患者42例,其中股骨感染13例,胫骨感染29例.30例行病灶清除+骨折断端加压+干骺端延长治疗,12例行病灶清除+骨搬移技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15.0±4.5)个月].其中38例手术感染得到Ⅰ......

    作者:赵玉峰;刘华渝;任永川;郭庆山;宗兆文;陈辉;唐颖;沈岳;张连阳 刊期: 2015- 04

  • 负压封闭引流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中的应用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VSD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9例,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6~57岁[(37.0±5.3)岁].其中单纯胫骨骨折4例,单纯腓骨骨折2例,胫腓骨双骨折13例;开放骨折13例,闭合骨折6例.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14~21d[(18.0±3.3)d]感......

    作者:张鑫;孟乘飞;汪国栋;王峰;刘曦明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