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颅脑火器伤并颅内颈内动脉损伤二例
1病历资料患者1,男,27岁,以“矿山雷管炸伤头部伴昏迷、鼻出血0.5h”急诊入院.患者右侧鼻腔涌出多量鲜红色血液,经鼻内窥镜下未找到破裂血管,后鼻孔填塞治疗未能有效控制,出血量达1350ml,血压降至85/60mmHg(1mmHg=0.133kPa).患者呈深昏迷(GCS3分),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伤道入口位于右侧眶上,直径约2.8cm,有眼突出,无眼球搏动和额眶部血管杂音.......
作者:赵明光;宋振全;梁国标;李志清;郭学军;孙晓谦;王志军 刊期: 2014- 01
-
应重视创伤后急性脑肿胀的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
随着我国城乡院前创伤急救系统的不断完善和颅脑CT扫描的普遍运用,颅脑创伤患者从颅脑创伤事件发生到完成首次脑CT扫描时间缩短,在中等以上城市地区一般都能在伤后1h内甚至0.5h内完成首次脑CT检查[1].受伤后首次CT扫描时间的缩短,使我们有可能观察到颅脑创伤后更早时间的病理生理变化在CT影像学上的表现.在钝性暴力特别是交通伤或坠落伤所致的成人颅脑创伤中,首次CT检查常常显示的是脑沟、脑池、脑裂、脑......
作者:陈革;惠国桢 刊期: 2014- 01
-
十年磨一剑:中国创伤医学十年的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
自1999年国家把“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究”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开展系统研究以来,我国的创伤医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治疗,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对内对外学术交流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某些方面可以说取得了质的转变.2013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十年磨一剑——中国创伤医学的创新成果及其转化应用”,对1999年以来主要在以国家“973”创伤项目牵引......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14- 01
-
创伤性C5骨折脱位术中椎动脉损伤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34岁,被矿石砸伤致头颈部疼痛,双上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入当地医院就诊.CT示C5小关节骨折伴Ⅱ度脱位,给予颈椎牵引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缓解,骨折、脱位无恢复.7d后转入我院,体检:C5.6椎棘突压痛,活动受限;双前臂、手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左手小指感觉减退,双下肢、躯干感觉正常.肱二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肱三头肌肌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握力左侧Ⅳ级,右侧V级.肱二、......
作者:顾海潮;叶国裕;唐镇江;包可 刊期: 2014- 01
-
不稳定骨盆骨折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损伤的7%~8%,致伤原因通常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密切相关[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骨盆环损伤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占所有钝性碰撞伤比例的20%[2].Tile[3]将骨盆环损伤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按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A型(稳定型)、B型(旋转不稳定但垂直稳定型)、C型(旋转和垂直都不稳定型).临床中TileB型和C型为不稳定骨盆环损伤骨折.自1859年......
作者:禹宝庆;周海燕 刊期: 2014- 01
-
外伤性胸段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外伤性胸段食管破裂多发生腹腔压力突然增高,造成食管破裂,多发生于膈上胸部食管下段的左侧壁,死亡率高达34%[1-2],因此,尽早确诊、及时手术、有效控制感染是降低食管破裂死亡率的关键.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外伤性胸段食管破裂患者22例,外伤后6h之内尽早剖胸手术修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才;翟春;李仕奎 刊期: 2014- 01
-
快速成型技术在复合性眼眶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复合性眼眶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复合性眼眶损伤的患者,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1∶1等大三维模型,根据模型及手术模拟制订手术方案并临床应用.结果本组均成功制模.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面部形态满意,眼眶对称,眼球活动自如,复视消失.结论利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的模型能立体、精确地显示眼眶部三维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为准确了解畸形情况、制订合理的......
作者:徐静;韦敏;沈嬿;李光早;张莉;李旭文 刊期: 2014- 01
-
双蒂额部扩张皮瓣治疗面部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15例
面部五官发生烧伤、创伤、严重感染后往往导致局部组织器官缺损和畸形,对患者的外形及功能影响大.患者往往有小口畸形、口唇闭合不全、咀嚼困难、目眼睑外翻、耳鼻缺损等严重畸形,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伤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患者对面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要求较高,同时要求达到功能与美容都比较满意的效果[2].我科2009年2月-2012年8月应用双蒂额部扩张皮瓣修复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畸......
作者:李莉;刘建宇;曹志红;张丽;张学兵;徐刚;赵宇辉 刊期: 2014- 01
-
血清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评估多发伤预后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多发伤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水平与患者预后及肾功能衰竭的关系,比较两者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41例多发伤患者(ISS≥16分)伤后1,3,7,14d血清Mb及CK浓度,同时记录伤后1d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ifiedacutephysiologyscoreⅡ,SAPSⅡ)、ISS、GCS,以及终转归和有无发......
作者:徐善祥;张茂;干建新 刊期: 2014- 01
-
后方经皮微创切开加塑形锁定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后方经皮微创切开结合塑形锁定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入院的46例骨盆后环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8岁.骨折均为TileC型:C1.1型18例,C1.2型8例,C1.3型9例,C2型1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后方经皮微创切开结合塑形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合并骨盆前环损伤32例患者,其中30例联合骨盆前方有限切开......
作者:周海燕;季英;吴良浩;施继飞;禹宝庆;叶秀章;周建华;顾龙殿;苏佳灿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经皮加压钢板与空心螺钉治疗老年无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 2 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微小RNA-124变化及其与轴突再生的关系
- 3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策略
- 4 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荧光标记及脑内移植
- 5 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后跟腱重建中带蒂皮瓣选择
- 6 螺旋CT三维及四维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 8 编织网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 9 髋臼后壁骨折对髋臼与股骨头之间应力的影响
- 10 创伤性脑损伤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现状
- 11 经椎弓根植入生物人工材料骨诱导人工骨加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 12 第39届国际外科大会和2001年国际外科周会议论文综述(创伤部分)
- 13 《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提高
- 14 成人钝性肝损伤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 15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浮动胸壁19例
- 16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 17 新型脑脊液压力监护及自动置换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 18 胸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征与分型救治——10738例创伤住院患者回顾研究
- 19 大连市2006-2012年住院交通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 20 腓骨克氏针固定联合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