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第9期文章
  • 合并颈髓损伤严重多发伤七例

    道路交通事故、工程塌方、高处坠落等所致多发伤多为高能量损伤,病情危重,处理不及时或漏诊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对于合并颈髓损伤的多发伤,早期救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笔者2009年2月-2012年2月救治合并颈髓损伤的多发伤患者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3~72岁,平均43.6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120min,平均55min.7例均有昏......

    作者:唐华民;肖增明;张剑锋;曾光;潘磊;唐卫中 刊期: 2013- 09

  • 烧冲复合伤诊疗规范

    1概述烧冲复合伤是指人员同时或相继受到热能所致的烧伤和中击波所致的冲击伤的复合损伤.如以烧伤为主则称为烧冲复合伤,以冲击伤为主则称为冲烧复合伤,但通常都统称为烧冲复合伤[-2].人体在遭受烧冲复合伤时,既有显而易见的烧伤创面,也有难以看见的脏器冲击伤存在;不仅有显著的烧伤后休克、创面感染和修复等,更有难以看见的严重内脏损伤和功能障碍,给医疗诊治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烧冲复合伤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作者:周继红;王正国;朱佩芳;蒋建新;杨志焕;李兵仓;赖西南;王建民 刊期: 2013- 09

  • 传统技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21例

    慢性骨髓炎是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为骨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临床治疗困难.运用局部滴注抗生素溶液髓腔置管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1-2].笔者自2008年9月以来对21例四肢管状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在传统的病灶清除、髓腔置管冲洗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将传统的橡胶引流管改为利用VSD材料进行负压引流,临床治疗效果较......

    作者:帕尔哈提·热西提;帕拉提·阿巴伯克力;徐小雄;艾尔肯·萨德尔;谢增如;杨广忠;赵岩;吾米提;乌湖孜 刊期: 2013- 09

  • 1193例骨创伤患者伤情特点和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严重骨创伤患者,特别是有多处严重骨创伤的患者,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多数需要急诊手术治疗.就诊时多数为开放性骨折,需要在快的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1].采用创伤评分对创伤患者进行伤情判断和分类,不仅可以使各类创伤患者伤情简明化、数字化,而且对于科学、准确地评价创伤严重程度、提高急救水平、预测患者的治疗情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笔者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提供的数据积累平台,分析住院骨创......

    作者:范文超;俞良曦;朱捷;桑秋菊;沈慧;张现格 刊期: 2013- 09

  • 部队官兵脊柱脊髓损伤急救技能认知调查及干预研究

    目的全面了解并提高部队官兵脊柱脊髓损伤的急救技能.方法在全军(海陆空三军)范围内抽样2200名官兵进行现场急救能力调查及干预研究.干预方法包括调查表考核、多媒体教学及脊髓损伤急救技能演示.总的干预时间为1年,每4个月干预1次.结果干预前发放调查表2200份,收到有效调查表2118份,总回收率为96.27%.干预后发放调查表2118份,收到有效调查表2074份,总回收率为97.92%.干预后部队官兵......

    作者:袁跃彬;赵京生;刘国栋;姚玉川;易伟国 刊期: 2013- 09

  • 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脑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1].目前的研究表明,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氟比洛芬酯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导(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2].超前镇痛即在疼痛刺激之前使用镇痛药物,防止手术引起的损伤刺激向中枢传递及神经中枢过敏化,从而达到减轻术后疼痛的目的,可降低术后镇痛药的用量.但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

    作者:贺纯静;严晓寒;章放香;冯亚平 刊期: 2013- 09

  • 数字化复位导板矫治单侧陈旧性颧眶复合体骨折

    目的探讨数字化复位导板矫治单侧陈旧性颧眶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14例单侧陈旧性颧眶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前行颅面部薄断层CT扫描,将数据输入图像处理软件,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镜像处理前、后三维头模,进行手术模拟.同时设计制作复位导板,术中引导骨折复位,并行眶壁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11个月,所有患者面部基本对称,复视、眼球内陷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感染或眶底植......

    作者:陈志远;匡红;刘楠;刘静明;宋铁砾;王璇;吴晓霞 刊期: 2013-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