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C/EBP同源蛋白在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yprotein,CHOP)在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颅脑周围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1例TBI患者(TBI组)颅脑周围组织,并选取因其他疾病(排除TBI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的16例尸检标本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及TBI组按年龄分为未成年组(≤18岁)、成年组(18~......
作者:熊学华;孙晓川;邓建平;周昌龙;周帅 刊期: 2013- 09
-
34例颅脑火器伤特殊类型的早期诊疗
颅脑火器伤(missilecraniocerebralinjury,MCI)有基本类型和特殊类型.特殊类型是指由于损伤部位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特殊性以及损伤机制的复杂性,决定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伤情转归等方面与MCI基本类型有明显差异[1].在遵循颅脑创伤救治基本原则的同时,应针对MCI特殊类型的具体伤情采取个体化早期诊断和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我科198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4例特殊类型MC......
作者:郭学军;赵明光;梁国标;宋振全;王志军 刊期: 2013- 09
-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特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虽然碍以幸存,但大多数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和记忆力缺陷、焦虑、抑郁、疲劳等,这些使得患者很难回到主动和独立的生活状态[1-2].尽早发现TBI患者认知障碍特点并进行认知康复治疗,对患者来说极为重要.笔者对100例TBI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并分析其障碍特点,为TBI患者认知康复训练提......
作者:张一;杨伊林;姚秋近;陈超;杨常春;柏慧华;王卉;张峰极 刊期: 2013- 09
-
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弥漫性脑肿胀预后的影响
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osttraumaticacutediffusebrainswelling,PADBS)指外伤后数小时内脑组织广泛性肿胀,常导致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其他继发性损害.PADBS由于发病迅猛,是脑外伤中极为严重的类型,病死率可高达80%以上[1].笔者就早期机械通气介入对创伤后不合并颅内血肿的PADBS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涛;王新亮;王文犀;卢进发;何志刚;尹磊;耿极光 刊期: 2013- 09
-
创伤后脑积水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
目的探讨对于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程度过重而无法表现出脑积水症状或表现为非典型症状的创伤后脑积水(post-traumatichydrocephalus,PTH)患者侧脑室-腹腔(ventricle-peritoneal,V-P)分流术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2007年6月经治的接受V-P分流术无典型症状的PT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
作者:冯志仙;李全成;苏琳;龚江标;温良;杨小锋 刊期: 2013- 09
-
左上肢贯通伤并异物留存一例
在一般生产生活中,四肢贯通伤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其致畸率却较高,处理也较为困难.常见的致伤原因为枪伤,其他还有冷兵器伤、生产活动中各种异物穿刺致伤等.其致伤机制复杂多样,多有穿刺伤、撕裂伤、挫伤、挤压伤等并存.致伤物经过伤道后导致创伤局部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损伤,并使周围皮肤软组织损伤形成创伤带.四肢贯通伤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有异物留存时血管、神经及重要组织器官损伤的判断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急诊救治尚无......
作者:邵森垚;王天兵 刊期: 2013- 09
-
高速磨钻辅助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颈椎交锁性脱位
目的探讨应用高速磨钻辅助下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下颈椎交锁性脱位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7月应用高速磨钻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的13例颈椎交锁性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脱位部位:C3/43例,C4/55例,C55/64例,C6/71例.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6例.2例无任何神经症状,7例合并中央管损伤综合征,4例截瘫.13例患者均在伤后7d内行高......
作者:孟志斌;黄涛;冯光;李俊;王挺锐;祝开忠 刊期: 2013- 09
-
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评价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0年5月收治的42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行单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治疗,其中椎旁肌间隙入路19例(肌间隙入路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3例(传统入路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
作者:任忠明;吴宏飞;张远;张玉良;张银华 刊期: 2013- 09
-
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评估微创内固定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无神经损伤老年胸腰推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78岁,平均70.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7±1.1)d(3~7d).损伤节段:T112例,T126例,L18例,L25例.均行PKP治疗.术后评价后凸......
作者:朱科军;何登伟;盛孝永;朱烨;俞伟杨;刘飞俊;吴立军 刊期: 2013- 09
-
孕酮是脑创伤治疗的新希望
脑创伤是创伤患者中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脑创伤发生的生物力学原理、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分子生物学机制都已得到初步阐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也解决了颅内血肿早期诊断的问题,但是脑创伤的治疗方法却依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有效的治疗脑创伤的药物,其致死、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寻找治疗脑创伤的新型药物是当务之急.令人兴奋的是,2008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
作者:周子伟;江荣才;张建宁 刊期: 2013- 09
动态资讯
- 1 前交叉韧带断裂并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因素
- 2 开放性骨折清创前后创口细菌学定量分析及其意义
- 3 青年医师成功之路
- 4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对神经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 5 重视肩关节不稳的诊断和治疗
- 6 心肌挫伤的现代研究
- 7 颈椎病前路手术后术区血肿的处理
- 8 上颈椎骨折内固定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 9 86例髋部骨折的治疗体会
- 10 糖皮质激素治疗颅脑创伤研究进展
- 11 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在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意义
- 12 三种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
- 13 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和髓样分化蛋白-2基因表达的变化
- 14 椎体次全切结合长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 D、E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 15 耳廓弥漫性脓肿17例
- 16 对青年创伤医师的希望
- 17 I期后路全脊椎切除治疗重度胸腰椎畸形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 18 欧美国家门诊膝关节置换术简介和麻醉镇痛进展
- 19 仓鼠深Ⅱ度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 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内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的表达变化及可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