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13年第4期文章
  •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增强组织工程修复全层半月板缺损

    目的建立全层无血运区半月板缺损模型,观察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hIGF-Ⅰ)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复合可注射藻酸钙凝胶修复半月板缺损的效果.方法制造成年山羊半月板前角无血运区全层缺损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即基因增强组织工程(gene-enhancedtissu......

    作者:张海宁;王英振;吕成昱;周峰;续宗耀 刊期: 2013- 04

  • 轴向压应力与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修复过程,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近的研究表明,骨组织能够对应力刺激产生良好的应答反馈,骨折处的力学环境能够引起局部骨细胞发生形变,改变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分泌,并且诱导成骨效应细胞的增殖、分化,对骨愈合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1].据此,笔者就近几年来关于轴向压应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罗刚;李长青;周跃 刊期: 2013- 04

  • 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中添加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动力障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4~72h内经鼻胃管开始肠内营养,试验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添加益生菌.观察整个试验期间患者腹胀、呕吐、反流、胃潴留、便秘、腹泻的发生率,首次排便时间及达肠内营养目标量时间.检测营养开始第0,4,7,15天血清前......

    作者:周已焰;熊小伟;董荔;高英丽;高英;陈英;朱京慈 刊期: 2013- 04

  • 持续颅内压监测防治颅脑创伤后肾功能损害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CP)监测指导颅脑创伤后甘露醇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68例.患者分为ICP监测组(ICP组,77例)和非ICP监测组(对照组,91例),动态观察患者血浆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的变化,记录甘露醇使用量、患者住院天数、6个月GOS评分等.结果两组在入院伤情、肾功能、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肾功能衰竭发......

    作者:郭义君;曾劲松;童武松;俞辉;李永胜;何斌;杨文进;李高义;陈伟 刊期: 2013- 04

  • 颈椎损伤治疗研究中若干热点问题思考

    近二十年来,随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进展、新的治疗方式出现、影像学改进以及术中术后支持手段的完善,颈椎损伤的诊治有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就相关的热点问题加以讨论.1下颈椎损伤分型临床常用的下颈椎损伤分型是Allen-Ferguson分型.Allen等[1]研究了160余例下颈椎损伤患者,通过患者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推断损伤机制并根据受伤时颈部所处位置将损伤分为六型:(1)屈曲压缩型,5级;(2)垂直压缩型,3......

    作者:沈惠良 刊期: 2013- 04

  • 从分型系统的发展认识颈椎损伤的诊治要点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发展及体育锻炼、军事训练等的增加,颈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正逐年增高.由于颈椎具有较高的运动性、容纳脊髓并碧毗邻气道、食管及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故损伤程度往往非常严重.在北美,每年15000例严重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中,约1/2死于院前,四肢瘫痪患者所占比例很高[1].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水平的提高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颈椎损伤的诊治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各级各类医院对下颈椎损......

    作者:罗飞;许建中 刊期: 2013- 04

  • 伴多发伤连枷胸的损伤控制外科治疗

    目的评估连枷胸合并严重多发伤时应用损伤控制外科(damagecontrolsurgery,DCS)原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2月胸壁固定合并严重多发伤连枷胸患者187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DCS组66例(初期肋骨悬吊牵引,延期内固定);对照A组70例(单纯肋骨悬吊牵引);对照B组51例(初期肋骨内固定).对各组治疗前后主要参数、病死率和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组并......

    作者:高劲谋;都定元;刘朝普;杨钱;王建柏;何平 刊期: 2013- 04

  •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目的评估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2~64岁,平均49岁.寰枢椎不稳的原因:齿状突陈旧性骨折10例,游离齿状突畸形16例,横韧带损伤2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32例患者均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监测下行......

    作者:刘曦明;康辉;徐峰;蔡贤华;陈庄洪 刊期: 2013- 04

  • 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前后均行CT、MRI及X线片检查.行前路手术54例,后路手术10例,前后联合入路手术4例.观察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脱位纠正、椎体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除5例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

    作者:陈飞;蒲春明;曹汝荣;王家文;刘浪;张铭国;马杰;刘张冰;廖桐 刊期: 2013- 04

  • 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7~62岁,平均39岁.骨折AO分型:B3.1型12例,B3.2型3例,C2.1型2例,C3.1型3例,C3.2型6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7例,D级6例,E级2例.术前常规颅骨牵引,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分别......

    作者:蓝旭;许建中;罗飞;刘雪梅;葛宝丰 刊期: 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