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7838例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分析
在我国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交通事故也明显上升.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创伤因其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备受关注.交通伤作为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1],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机制,对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岩;顾玉龙;曹德晨;阮世捷;谢中华 刊期: 2009- 04
-
256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
髁状突是下颌骨结构比较薄弱的部位,其骨折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1/3[1].髁状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折后处理不当,可出现咬合关系异常、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甚至关节强直等.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06年收治的25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的资料,了解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流行病学情况.......
作者:凌久德;王东涛;蒋鹏;王远恩;刘育辉;褚植伦 刊期: 2009- 04
-
珠江三角洲地区手外伤特点分析
手外伤是创伤急诊的常见伤类.严重手外伤所致的残疾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因此,研究预防手外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手外伤预防医学的前提是进行手外伤特点的调查.......
作者:张光正;李培;荆春霞 刊期: 2009- 04
-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观察
我科部分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ricsubduraleffusion,TSE)患者在药物和(或)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了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ation,HBO)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唐晓平;彭华;张涛;余定庸;唐文国;漆建;段军伟;冯凌;王远传;苟章洋;罗仁国;李舜;梅才君;陈琳 刊期: 2009- 04
-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7月-2007年12月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116例颅脑创伤患者(重型112例,中型3例,轻型1例),全部患者均在入院后24h内行颅内压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包括药物降颅内压和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生存74例,42例重型患者死亡.GCS3~5分组共75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44%;GCS6~8分组37例,死亡9例,病死率24%......
作者:白吉伟;李京生;刘佰运;王昕 刊期: 2009- 04
-
颅脑创伤后大鼠海马Nav 1.1和Nav 1.2的异常表达
目的研究大鼠颅脑创伤后Nav1.1和Nav1.2的mRNA和蛋白在海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成年SD大鼠实施腩液压伤后分别在伤后2,12,24和72h处死,取伤侧海马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Nav1.1和Nav1.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脑液压伤后Nav1.1和Nav1.2的mRNA表达显著下调(P......
作者:毛青;贾锋;邱永明;张晓华;葛建伟;余丰平;罗其中;江基尧 刊期: 2009- 04
-
亚低温对大鼠脑创伤性非断离轴突损伤继发断离的影响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创伤性非断离轴突损伤(nondisruptiveaxonalinjury,NDAI)继发断离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低温组(32℃,持续6h)和对照组(37.5℃)各8只,液压冲击致大鼠脑弥散性损伤,非磷酸化神经丝蛋白(NF68)免疫组化显示肿胀轴突及轴突球,比较两组伤后24h、72h胼胝体区、间脑中脑区、桥脑延脑区和小脑区肿胀轴突及轴......
作者:陈革;惠围桢;周建宏;陆爻忠;蒋云召;王泳;冯淑静;李成万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开放性骨折的分型
- 2 漂浮膝24例手术治疗体会
- 3 膀胱破裂53例
- 4 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
- 5 单边外固定架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畸形愈合
- 6 特异性IgY防治烧伤小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 7 火器多发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猪模型
- 8 上颈椎3D打印模型的精确性验证及在前路枕-寰-枢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可行性
- 9 烧伤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 10 局部应用PTD-SOD对机械性创伤愈合的影响
- 11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
- 12 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Rüedi-Allg(o)werⅡ、Ⅲ型闭合性pilon骨折
- 13 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救治
- 14 髋部肌肉密度下降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的影响
- 15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合并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 16 兔急性颅内压增高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关系的数学建模方法评价
- 17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多发伤合并心肌挫伤中的诊断价值
- 18 烧伤后皮肤混合移植中局部免疫抑制的研究
- 19 汶川地震后转移杭州救治伤员的心理状况调查
- 20 建立冲击伤复合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模型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