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震伤员的围术期麻醉管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伤员的伤类、伤情不同于其他自然灾害或战争,医疗救援的侧重也有所不同,笔者总结了所在医疗队在地震灾后开展的手术和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特点,旨在对以后的灾后救援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毛庆详;曾建蓉;周继红;闫红;杜权;陈力勇;葛衡江 刊期: 2009- 04
-
汶川地震解放军成都血站血液保障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解放军成都血站2008年5月12日-6月30日供给成都军区总医院、绵阳野战血站、德阳野战血站及部分军队医疗机构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战时及其他灾害救援血液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采供血资料,包括自采血量、调剂量、供血总量、成都军区总医院地震伤员用血情况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自采血5111U,调剂血3380U,总供血量10406U,成都军区总医院132例输血地震伤员总输血量为4091U;用......
作者:朱国标;肖洁;彭涛;甘新宇;宋建 刊期: 2009- 04
-
体外诱导负载TGF-β1基因的兔关节滑膜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负载TGF-β1基因的兔关节滑膜细胞向透明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学修复关节软骨损伤提供体外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扩增B型滑膜细胞并纯化,构建pcDNA3.1-TGF-β1,用Lipofectamine2000法转染,转染pcDNA3.1-TGF-β1组为实验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组为对照组,未转染组为空白组.转染后48h行G418筛选,RT-PCR检测TGF......
作者:李卫平;宋富强;宋斌;黄建荣;杨睿;宋洋 刊期: 2009- 04
-
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研究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towstromalcells,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只同种异体SD大鼠的BMSCs进行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纯化后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进行标记;重物打击致瘫痪造模法制成完全性截瘫的同种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制模后7d完全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22只,作为BM......
作者:冯大雄;钟德君;宋跃明 刊期: 2009- 04
-
转染转化生长因子-β3对前软骨干细胞增殖及向成软骨方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定表达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3(hTGF-β3)对前软骨干细胞(precartilaginousstemcells,PSCs)增殖及向成软骨方向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得到新生大鼠PSCs后,用线性化的聚乙烯亚胺转染pcDNA3.1(+)-hTGF-β3到体外单层培养的PSCs中,抗生素筛选使其稳定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流式细胞术(FCM)测定转染对......
作者:刘铁;李锋;游洪波;陈安民 刊期: 2009- 04
-
肌损伤液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肌损伤局部肌损伤液对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stemcells,MDSCs)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DSCs.制造大鼠肌肉切割伤,用于肌损伤液的提取,比色法检测不同时相肌损伤液蛋白含量,筛选蛋白含量高时相的肌损伤液作用于MDSCs.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肌损伤对大鼠MDS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及Westembl......
作者:王延洲;梁志清;刘晓芳;徐惠成 刊期: 2009- 04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荧光示踪法研究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静脉回流,探讨静脉回流的规律.方法分别取20只新西兰兔耳静脉血各0.1ml,分离红细胞并标记、检测.在20只动物后肢建立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模型.按照皮瓣生成后检测的时间即术后30min、1,2和7d分成A、B、C、D四组.取标记好的红细胞悬液5μl,在各组通过小隐静脉(A、B组)或皮下组织(C、D组)注入.5s(A、B组)或10s......
作者:荆志振;俞光荣;游木荣;张世民 刊期: 2009- 04
-
贵要静脉-尺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前臂下段和手掌、手背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损伤,易影响其功能和外形,处理较为困难.以皮神经及其伴行静脉为轴的皮瓣即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自1998年Nakajima等[1]报告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4].......
作者:林涧;余云兰;吴春;王正理;郑和平 刊期: 2009- 04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inferiorepigastricperforator,DIEP)皮瓣移植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0月,采用DIEP皮瓣移植修复小儿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左13例,右5例.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伤.软组织缺损面积小11cm×6cm,大17cm×6cm,均合并肌腱和骨关节外露.DIEP皮瓣面积小12cm×7cm,大18......
作者:高曙光;唐举玉;罗令;雷光华;李雄;李康华 刊期: 2009- 04
-
190例小腿严重损伤的修复重建
目的总结结合不同的皮瓣和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骨干骨折的经验.方法1990-2007年,共治疗GustiloⅢB和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190例,其中GustiloⅢB型160例,GustiloⅢC型30例.男16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5岁.交通伤132例,机器压砸伤32例,石块砸伤26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清创、植皮、各种组织瓣(游离胸脐皮瓣2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8例,隐......
作者:徐永清;朱跃良;李军;丁晶;汤逊;陆声;林月秋;郭远发;徐小山;阮默;马涛;李春晓;师继红;汪新民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对《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一文的看法
- 2 颈静脉损伤致脑损伤六例
- 3 4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体会
- 4 脑损伤后神经免疫调控的研究进展
- 5 颅骨重建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 6 脓毒症大鼠多器官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变化及其作用
- 7 无骨折脱位型中央管综合征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
- 8 经岩斜入路面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后面神经麻痹
- 9 由衷希望2018年是一个减灾年——我国的创伤事件能大幅度下降
- 10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的实验研究
- 11 腹腔脏器严重创伤后生长激素对蛋白质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 12 胸腰段椎体骨折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价值
- 13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 14 创伤性额-眶部颅骨缺损合并脑脊液漏的治疗
- 15 儿童创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 16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肋骨骨折司法医学鉴定中的诊断价值
- 17 头部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
- 18 Ⅰ期后路270°减压、钛网重建术治疗严重胸腰椎三柱骨折
- 19 胫骨平台骨折72例
- 20 旋前圆肌肌腱重建骨间膜中央束对Essex-Lopresti损伤后前臂纵向稳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