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挥鞭伤致颅颈交界处硬膜外血肿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因交通伤20min入院.致伤经过:驾驶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避让时,不慎撞上路旁大树,汽车反弹、停驶,过程中患者躯体急速前冲,双前臂、前胸碰撞方向盘后躯干后弹,头颈呈挥鞭样运动,未受直接暴力,伤后昏迷10min.......

    作者:甘智龙;陈春辉;薛峰 刊期: 2007- 04

  • 双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5例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因复杂,好发年龄为20~50岁[1].其治疗方法颇多.如何优选微创治疗方法,消除患者痛苦,改善关节功能,修复坏死股骨头或延长其寿命是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1996年以来,笔者自行设计骨介入与血管介入结合的双介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6例.其中95例101髋获得6~60个月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越;张希昌;王刚;王志彬;吴兴辉;李喜东;朱云飚 刊期: 2007- 04

  •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骨骨不连二例

    2002-2003年用自行研制的前臂交锁髓内钉系统治疗尺骨骨不连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言湛军;郑祖根;董启榕 刊期: 2007- 04

  • 骨盆前环钢板及螺钉应力性断裂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行走中被汽车撞伤右髋部后跌倒,右臀部着地,致右臀部及腹股沟处剧烈疼痛4h被救送入院.体检:右髋部皮肤有轻微挫伤伤痕,皮肤完整无伤口,骨盆部及双髋部无明显畸形及血肿,腹部脏器及腰部触诊阴性;双侧股骨大转子无挤压痛.......

    作者:李明;徐荣明;裘邯军;校佰平;毛伟民 刊期: 2007- 04

  • 颅眶颌面部钩形金属异物贯通伤一例

    1病历资料患者,男,33岁,因车祸致伤头面部,一个锐角形钩状钢筋自左眼眶下方穿入头部.体检:意识恍惚,左眼肿胀、外凸,球结膜水肿,左眶下缘内侧皮肤裂伤长约2.5cm,可见钢筋残端外露约0.5cm.颅骨正侧位X线片可见直径约0.8cm的钩形金属异物,自左侧上颌窦穿入,经眶下进入眶后部近眶尖处,穿破眶上内侧壁及蝶骨平台进入颅内,转折指向鸡冠方向达额窦后壁.......

    作者:王喆;闫红梅;曹培成;王永和;刘琦;宋仁兴 刊期: 2007- 04

  • 急诊外科医师应用超声诊断严重多发伤合并心包积液的价值

    创伤性心包积液(血)在积液量大或进展迅速时可导致急性心脏压塞、心搏骤停,合并有心脏破裂时更需要立即开胸手术,故其早期诊断意义十分重大.床旁B超是诊断创伤患者心包积液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国内超声检查绝大多数由超声科医师完成,这种情况常造成诊断延迟,因此对心搏骤停、心脏压塞、心脏破裂的患者可能造成致命后果.鉴于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操作简单、影像特征容易识别,近年我院采取由急诊外科医师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心包......

    作者:易建华;张茂;伍峻松;杨俭新;陈金明;江观玉;徐少文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