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创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创伤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交锁钉术后髓内感染

    目的评价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髓内钉术后髓腔感染的手术技术和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19例髓内感染患者的情况,分别给予拔除交锁钉、窦道切除、扩髓并给予抗生素骨水泥棒填塞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髓内感染均得到控制,窦道创面愈合.11例骨折已愈合,6例患者部分愈合,2例未愈.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棒治疗交锁钉术后的髓腔感染操作简单方便,相对经济,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强;潘志军;李杭;李建兵;吴浩波 刊期: 2007- 04

  • 膝关节后外侧结构的解剖与MRI研究

    目的改进膝关节后外侧结构MRI定位方法,提高后外侧结构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解剖膝关节标本,辨认后外侧各结构起止点及走行,明确它们之间的解剖关系.以注水的输液器缝合标记各结构进行MRI扫描,测量各结构在矢状面和冠状面上与腓骨颈长轴之间的夹角.按照这些角度定位扫描正常膝关节,观察各结构在MRI中完整显示的情况.结果(1)测得矢状面上腓侧副韧带和腘肌腱关节囊内部分与腓骨颈长轴的夹角分别为(11.5±1......

    作者:白希壮;王慧声;郜玉忠;范立北;李化光;孙文阁;李延亮 刊期: 2007- 04

  • FixionTM 可膨胀髓内钉系统在损伤控制骨科的初步应用

    目的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controlorthopedics,DCO)中初步应用FixionTM可膨胀髓内钉系统,与经典DCO外固定支架的临床疗效相比较,探讨FixionTM系统在DCO程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5月32例伴下肢长骨骨折的严重创伤患者予以分组对照研究,按术式选择分为第一组(外固定支架)、第二组(外固定支架+有限切开内固定)与第三组(FixionTM可......

    作者:易诚青;曹云;刘建湘;陶杰;李凡;李豪青;周孜辉;左斌 刊期: 2007- 04

  • 人工全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以期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方法1995-2005年收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54~78岁,平均62.1岁.原发病包括股骨颈骨折4例,病理性股骨颈骨折1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5例,骨性关节炎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人工关节翻修术后3例.8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3~6周,1例在闭合复位时死亡,10例在闭合复位失......

    作者:徐辉;张洪;黄德勇;周一新;殷建华;周乙雄;窦宝信;郭盛杰 刊期: 2007- 04

  • 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内牵拉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局部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4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低温预处理组(A组)和对照组(B组),建立大鼠脊髓内牵拉型脊髓损伤模型,于损伤后2,4,8,24,48,72h和7d评估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HE染色镜检显示A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

    作者:吴啸波;程爱国 刊期: 2007- 04

  •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型表达的影响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对深低温脑保护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1].......

    作者:秦华平;梅广海;梁玉敏;殷玉华;高国一;包映晖;江基尧 刊期: 2007- 04

  • 脑震荡大鼠认知行为障碍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

    目的探讨脑震荡大鼠认知障碍的特征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单纯性脑震荡模型.随机分为伤后1,2,4,8,16,24d六个损伤组和对照组(各12只);应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脑黑质致密区(SN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8d组脑震荡后1~3d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16d组和24......

    作者:吴春云;郭泽云;于建云;林海英;杨力;许冰莹;李坪;赵旭东 刊期: 2007- 04

  • 聚乙醇酸支架组织工程神经复合物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目的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神经复合物,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进行修复并观察其效果.方法(1)分离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体外构建NSCs/聚乙醇酸(PGA)支架复合物,以胚胎脊髓提取液对NSCs进行诱导分化,通过组织化学检测和扫描电镜观察该复合物结构.(2)制作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植入组织工程神经复合物,术后6周通过功能学和组织学检查评估修复脊......

    作者:蒲渝;郭庆山;王爱民;吴思宇;邢叔星;张忠荣 刊期: 2007- 04

  • 细胞外空间结构对肌成纤维细胞形成的影响

    随着对瘢痕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面愈合过程中,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移植皮片的厚度有关.当移植不同厚度的真皮时,瘢痕形成的程度也不一样.......

    作者:毛志刚;陆树良;王西樵;刘英开 刊期: 2007- 04

  • 海藻酸钙膜对兔胫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膜(calciumalginatefilm,CAF)在骨创伤或骨缺损应用中的组织学特点.方法以家兔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胫骨形成洞形骨缺损,实验侧骨缺损上覆盖CAF,对照侧覆盖胶原膜或不覆盖任何膜,分层缝合,随诊饲养.分别在术后1,2,4,6,8周时取出胫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切片观察以及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钙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对此3种骨诱......

    作者:何虹;黄剑奇;平飞云;陈关福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