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52例儿童胸外伤的救治
儿童胸部外伤较少见.笔者分析1992年5月~2001年5月收治的52例儿童胸部外伤的临床资料.......
作者:刘宁;张晓膺;范晋明;高克柔;陆一民 刊期: 2003- 07
-
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迟发大出血死亡三例
例1男,56岁,因交通事故致伤头部后意识不清4h入院.体检:深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分,双侧瞳孔等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张力增高,右侧腱反射亢进,右侧Babinski征阳性.头颅CT示中脑偏左低密度灶.诊断为原发性脑干伤.于第2天行气管切开,术中出血不多.经综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于入院30d后清醒.入院第34天,无明显诱因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大量新鲜血液自气管套管内涌出.立......
作者:陈世文;刘汉华;杨方站 刊期: 2003- 07
-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诊治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发现血肿,或手术、尸检发现脑内血肿,或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脑内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均称为迟发性脑内血肿,其死亡率为25%~50%.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治.......
作者:李丰新;李明德;穆修瑞;孟桂兰;邓秀兰 刊期: 2003- 07
-
钝性伤致多发室间隔破裂和三尖瓣腱索断裂一例
患者男,32岁.既往健康,伤后头晕、头痛、胸闷1d,呼吸困难10h入院.体检:血压60/40mmHg(1mmHg=0.133kPa),呼吸32次/min,脉搏120次/min,意识清楚,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颈静脉充盈,两肺无干、湿性音,心前区皮肤局部瘀血,心率120/min,律齐,胸骨左缘3,4肋间Ⅳ级收缩期杂音,传导范围较广,触及收缩期震颤.......
作者:卢中秋;孙成超;蒋成榜;管丽洁;池闯 刊期: 2003- 07
-
枪伤致颈动静脉瘘一例
患者男,34岁.2002年6月被77式手枪距1m远处击中右颈部,口内喷射状出血.在他院输血800ml后立即转入我院.体检:患者呼吸困难,血压为90/60mmHg(1mmHg=0.133kPa),持续性口鼻出血,声音嘶哑,喘鸣.子弹自右颈侧方中上部进入,弹孔直径为1cm,创面不整,至左侧咬肌区穿出.颈部皮下瘀血,明显肿胀,增粗.......
作者:康树明;华泽权;宋九余;韩雪;宋文平 刊期: 2003- 07
-
双跟腱同时断裂一例
患者男,47岁.不明原因双侧跟腱区疼痛5个月余,到当地医院抗感染、封闭、对症处理后症状有缓解.3个月后,上楼梯时先感左跟腱区疼痛,忍痛再上楼梯时感右侧疼痛不能行走.到当地医院就诊,告知踝部扭伤,对症处理疼痛减轻.患者自觉行走无力,不能跑跳.......
作者:岳正华;丁晶;李春晓;张洪伟 刊期: 2003- 07
-
呼吸道、上消化道高压气体冲击伤一例
患者男,38岁.操作高压气泵时被约280kPa高压气体冲击致伤面部.自觉面部、胸部及上腹部疼痛.伤后约4h面部迅速肿胀,胸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伴心悸、胸闷气短,饮水时剧烈呛咳.......
作者:夏玮;张积礼;黄建军;赵永前 刊期: 2003- 07
-
碘仿混合物绷带治疗兔肝外伤的止血作用
肝脏外伤的发生率在腹内脏器伤中仅次于脾脏外伤.据Letoublon等[1]报告,目前开放性肝外伤的死亡率高达10%~15%,而早期的失血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提高一线救治率、减少出血量,笔者通过对碘仿混合物绷带体内外止、凝血作用与普通纱布的对比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肝外伤后碘仿混合物绷带在创面止血中的应用方法.......
作者:高毅;唐力军;赵子粼;陈保华 刊期: 2003- 07
-
四肢严重创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严重肢体创伤由于伤情严重,肢体血管、神经和骨组织严重受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缺损,给保留肢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患者合并其他器官的损伤,增加了救治难度.自1991年以来,笔者对39例四肢严重创伤进行治疗与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占胜;张十一;高聿同;种振岳;朱磊;朱小雷 刊期: 2003- 07
-
纳米级全氟碳化合物抗失血性休克和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全氟碳化合物初是作为一种血液代用品,经历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的研究,应用涉及到医学的各个方面.氟碳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尚无实验明确证实;对于本实验采用新型第三代携氧型纳米级全氟碳化合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笔者旨在通过建立新西兰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评价纳米级全氟碳化合物抗失血性休克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梁春阳;余新光;周定标;许百男;张远征;魏少波 刊期: 2003- 07
动态资讯
- 1 有限元分析在颌骨创伤研究中的应用
- 2 TiNi记忆合金髌骨爪在髌骨各类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 3 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43例
- 4 分级机械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 5 血管内皮细胞上内毒素特异性结合位点存在的直接证据
- 6 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
- 7 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儿童上肢骨折的骨密度及其意义
- 8 1 702例颌面部损伤严重度的量化研究
- 9 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损伤92例
- 10 应用ISS和NISS评估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并发症与救治结局
- 11 糖皮质激素受体调控与创伤应激紊乱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 加强膝关节损伤的研究与治疗
- 13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 14 胸腰段脊柱脊髓伤合并胸腹脏器伤的诊断和治疗
- 15 不同损伤条件下CIDE-B的变化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 16 胸腰椎损伤治疗的现状及其进展
- 17 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
- 18 肌皮神经回植脊髓后神经再生与肱二头肌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 19 脑损伤后大鼠海马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
- 20 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