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胎儿不同发育时期皮肤β1整合素、角蛋白19,10表达特征及其与创面无瘢痕愈合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人胎儿皮肤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分布、增殖分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与胎儿表皮再生的关系.方法分别取21例不同胎龄(11~31周)全层皮肤,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β1整合素、角蛋白19(K19)和角蛋白10(K10)的表达特征.结果全部标本表皮基底层细胞均为β1整合素和K19阳性细胞.11~31周的表皮外层可观察到K10阳性细胞.随胎龄增加,K10阳性细胞层数逐渐增多.结论人......
作者:赵志力;付小兵;孙同柱;李建福;程飚;杨银辉;陈伟;盛志勇 刊期: 2002- 07
-
离体成纤维细胞热损伤模型制作的研究
目的建立离体细胞烫伤诱导凋亡的模型,深入研究组织烫伤后主要修复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变化.方法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含小牛血清(体积分数为5%和10%)的DMEM培养液中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温度(43,45,48℃)和不同时间(10,30,40min)的处理,对照组细胞置于37℃水浴30min.采用DNA凝胶电泳、Hoes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镜等技术对烫伤细胞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在43......
作者:程飚;付小兵;盛志勇;张萍;孟晋红 刊期: 2002- 07
动态资讯
- 1 826例汶川地震住院伤员伤情特点及救治分析
- 2 舟月骨间韧带在舟月骨屈伸运动中的作用
- 3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2例
- 4 75g/L氯化钠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5 双锚钉治疗青少年髌骨下极套状撕脱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 6 后路钉棒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
- 7 半月板损伤漏诊误诊分析
- 8 聚吡咯与坐骨神经组织相容性联合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 9 三维CT重建及坚强内固定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 10 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钾分析
- 11 4278例煤矿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 12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在骨再生和药物控释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异常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 14 道路安全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 15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 16 动脉内高压注射法制备创伤性颅底动脉损伤动物模型
- 17 枪弹致多节段椎体盲管伤一例
- 18 玻璃体注射α-晶体蛋白对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19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9例
- 20 应用楔形方柄股骨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