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创伤杂志》(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国内惟一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能较充分地反映我国创伤医学领域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如严重多发伤救治和创伤评分,交通伤临床救治及基础理论研究,创伤流行病学调查,部位伤救治,创伤分子生物学、创伤免疫学、组织修复及组织工程研究等。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医学院校、医疗科研单位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居国内医学期刊,尤其是外科类期刊的前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度影响因子为1.011,总被引频次为1252,他引总引比0.86。在国际上,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收录。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80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98/R
邮发代号: 78-8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创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8050
- 国内刊号:50-10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多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创伤后免疫抑制已为人们重视。颅脑伤后红细胞免疫抑制已有研究报道[1],但对多发伤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报道不多。为此,笔者前瞻性观察30例多发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因子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改进多发伤的救治提供新思路。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1996年8月~1999年10月收治的30例多发伤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23.6±9.1)岁。伤因和受伤......
作者:樊宏;欧阳海鹰;于传久;周雪慧;欧小平 刊期: 2001- 02
-
己酮可可碱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
近年发现己酮可可碱(PTX)具有抑制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聚集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本实验旨在探讨PTX对急性肺损伤(ALT)的防护机制并观察其防护效果,以及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可行性。 一、材料与方法 1.模型制作及分组:雄性Wistar大鼠102只,体重200~350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所提供。大鼠以质量浓度为30g/L的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对照组(NS......
作者:何新华;李春盛;桂陪春 刊期: 2001- 02
-
关节镜下Warren法缝合术治疗半月板撕裂23例
半月板破裂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膝部疾患。近年来半月板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种半月板破裂的缝合技术也日益成熟。1996年4月~1999年4月,笔者共对23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Warren法行半月板缝合术,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16~49岁,平均28.5岁。单纯边缘区纵裂15例,边缘破裂合并其他类型破裂8例。术前用Lysholm-......
作者:王丹;杨文龙;戴季林;何国础 刊期: 2001- 02
-
环锯法闭合行踝关节融合术42例
踝关节创伤性骨性关节炎及部分畸形严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传统的关节融合术创伤大,感染率和不愈合率高。我院自1995年6月起,选用20个截肢标本作解剖学测量、研究、设计,并实施环锯法闭合行踝关节融合术,临床应用42例,取得满意疗效。标本测量及计算 利用20例截肢病人,男8例,女12例。其中创伤截肢9例,糖尿病足截肢11例。解剖下端关节面:胫骨下端关节面呈凹形,据Holinshead测量[1],胫骨下......
作者:张云坤;徐南伟;顾华庆;周栋;顾湘杰 刊期: 2001- 02
-
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损伤特点以及生物力学参数与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4.8±0.5)m/s(A组)、(9.2±0.7)m/s(B组)和(14.0±0.7)m/s(C组)的不同速度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每组兔数为6只。观察致伤后兔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对颌面部软组织、眼、脑等邻近组织进行损伤的大体和光、电镜观察,测定伤后6h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
作者:薄斌;周树夏;张明;何黎升 刊期: 2001- 02
-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致颞下颌关节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目的 研究盘前移位对兔颞下颌关节组织的影响。 方法 对6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的右侧颞下颌关节分别切除盘前及内外侧韧带,然后将关节盘前拉,用丝线固定于颧弓部,造成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左侧颞下颌关节为非手术对照。术后4周处死动物,解剖显微镜下切取关节组织,常规处理,石蜡包埋,HE染色。 结果 手术侧关节髁突表面纤维组织呈局灶性增厚,软骨细胞增生活跃,关节盘出现大量新生的软骨细胞,核大,深染或双核,双板区......
作者:焦国良;王永海;王政民;江泓;耿文彦;郭宏 刊期: 2001- 02
-
1 702例颌面部损伤严重度的量化研究
目的 建立颌面部损伤严重度定级分类法(maxillofacialinjuryseverityscaleclassification,MISSC)。 方法 回顾性研究1702例连续性颌面部损伤住院病人资料,依据伤情划定损伤程度为轻、中、重三种。采用AIS-90版对各项损伤量化记分后,作因子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得到颌面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分类函数,并进行回顾性、刀切法及前瞻性检验。 结果 因子分析将各类......
作者:葛成;何黎升;顾晓明;冉冬菊;刘正敏 刊期: 2001- 02
-
螺旋CT成像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螺旋CT成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9例患者进行CT薄层扫描和三维(3D)重建,并从多方向观察3D重建图像。 结果 29例中26例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成像技术二维(2D)和3D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 结论 螺旋CT成像技术能对颌面部骨折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罗香国;唐肇普;罗东风;刘岭;文明凤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颈总动脉损伤一例
-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手外伤特点分析
- 3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表达及器官功能的影响
- 4 硬脑膜减张性修补对脑损伤晚期癫痫的预防作用
- 5 多发伤患者两种创伤评分与其血细胞参数及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 6 优降糖和泰隆联合治疗恢复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研究
- 7 外伤后脑梗死的早期诊治
- 8 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 9 移植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细胞在鼠脊髓内长期存活及其基因表达
- 10 颌间钛钉外固定治疗颌骨骨折30例
- 11 双内窥镜尿道会师治疗后尿道断裂
- 12 难以复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下颈椎脱位的手术治疗
- 13 道路交通伤所致期望寿命前死亡的评估
- 14 颈内静脉损伤救治成功一例
- 15 经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 16 AIS-ISS对老年创伤患者评价效果分析
- 17 我国手外科近期进展
- 18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19 腕舟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 20 大鼠脑损伤后细胞外液谷氨酸及乳酸含量的变化及意义